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1-31 14:59 [ 大 中 小 ]
一、突出机制引领,推动城市管理“一委统管”
一是实施精治举措。充分发挥区城管委办公室高位统筹、综合协调作用,理出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锁定问题多发道路、区域,由区领导分别挂钩实施督导,各板块班子成员挂钩各管理单元,实施问题“灭点清零”,带动“最干净街道”总体成绩整体提升。深化实施城管委办公室实体化运作,推动各板块分别成立镇(街道)城管委办公室,落实镇级层面城市管理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城管委工作管理体系。二是打通多向互联。开展横向确权,针对权责不清、边界不明等问题建立确权会商机制,由区政府办牵头城管委成员单位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讨解决难点问题,明确飞地管理职责,切实解决一批处置迟缓、久拖不决等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市级交办问题的整改效率。开展纵向互学,有计划的进行业务轮训,围绕住区环境、市容管理等工作指标,对各街道(镇)分管领导、社区书记进行重点培训,实现板块内部互学,加强街道、社区沟通交流,推广先进兄弟城区优秀经验做法,推动区各级相关人员熟悉规则、明确工作重点、提高业务能力。三是优化考核机制。围绕最干净城市指标,推行季度工作通报,对优秀、良好管理单元奖补额度,分档次予以政策、资金倾斜。推行领导约谈机制,对连续2个月排名全市倒数第一的街道,由区城管委办公室主任约谈街道分管负责人,对连续3个月排名全市倒数第一的街道由区城管委主任(区长)约谈街道行政负责人。推行板块奖惩措施,各镇(街道)同步将最干净街道创建成绩与社区、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相挂钩,对低于街道(全区)平均成绩的社区进行约谈,对排名前10名的予以嘉奖,实现奖优罚劣。
二、突出攻坚实干,推动智慧赋能“一网统管”
一是夯实精细化数据库。积极对接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区级“智慧城管”平台硬件扩容成效,实施区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底座建设三年计划,逐步完善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区”、城市管理精细化等工作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加快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数据体系。二是优化智慧停车网络。聚焦中医院周边停车难、行车堵问题,实施中南西路拓宽改造工程,优化交通组织设计,推行周边停车场库错时共享。加快推进区级“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推进ETC收费试点停车场7个,排摸录入停车动态数据2.1万个,推动市、区两级平台融合组网。加快完善区级停车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区政府性投资停车资源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公共停车资源“三统一”管理。加快提高存量停车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50个,增设“分时停车”停车泊位道路11条,实施共享停车场43家。三是推进市容特色管理。依托“市容一点通”工作平台,规范用好背街小巷品质提升、特色街区改造提升、新(改)建公共座椅、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管理、市容环卫高质量履约、疏导点管理6大模块,推动工作进度“一目了然”。依托“精网微格”“微路长制”等手段,充分发挥镇(街道)各部门、社区党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作用,探索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制“红黑榜”考核,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同步发力,加快形成群众积极上报、城管主动发现的互动处置模式,推动源头治理。
三、突出品质优势,推动环境卫生提档升级
一是抓好垃圾分类长效。巩固生活垃圾“四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小区管理成效,开展“宣教、执法”双推进,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积极引入国有资本公司参与,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智能箱体运营系统,扩大高清可视探头覆盖面,逐步提升新能源设备占比。二是抓好“精微保洁”常态。全面实施环卫一体化保洁,健全完善区、镇(街道)、第三方等多方主体联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逐步消除责任“飞地”。深化道路深度保洁和巡回保洁,打造8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推进精细保洁向精微保洁转变。三是抓好公厕精管长治。实施公厕新(改)建工程,力争实现一类公厕占比20%以上。创新实施“互联网+公厕管理”,探索建设厕评在线系统,着力提升全区168个环卫公厕管养水平,推进公厕智能化打造、智慧化管理、数字化监督水平。
四、突出精管善治,推动群众服务“零距离”
一是持续优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湖滨商业街“外摆摊位”示范效应,围绕各类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企业,实施快递物流行业包裹收发“包容监管”“包容审慎执法”等8项支持举措,高标准创建一批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规范片区,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群众消费力和社会创造力。二是持续深化精微治理。有力增强“城管进社区”工作成效,打造“城管-街道-社区”三级互通共联,畅通“横向派送+逐级上报”多维度衔接,实施“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延伸城市管理触角,让群众办事“足不出户”。三是持续提升监督效用。充分发动市民群众力量,持续开展城市管理问题“随手拍”活动,鼓励广大市民群众化身城市啄木鸟,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结合民生留言板、微幸福等窗口渠道,及时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五、突出湖湾形象,推动区域风貌“城景共融”
一是精心打造道路街巷特色化。全面推动惠河路等4条城市市政设施大中修及绿化提升改造工作,实施7条前期基础较差的背街小巷改造出新,围绕道板更新、立面出新、停车泊位优化等内容,提升道路景观颜值。二是精心扮靓城市空间品质化。加快城市架空线专项整治工作落地,完成山水西路、和风路等8条道路7.23千米架空线入地,全域实施违法广告有序“销号”计划,开展“火树银花”亮化提升项目,实施夜间亮化设施巡查管理,确保“亮灯率”。充分应用《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以梅梁路、璨园为示范点位,新增、提升公共休憩座椅250个,合理增设垃圾箱、饮水器等便民设施,实行箱柜美化包装,专项整治更新标识标牌,新建增补市政消火栓150个,打造更具区域特色的城市家具实地应用场景。三是精心塑造绿色景观美感化。实施添绿增景工程,完成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9处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新(改)建各类公园游园15个,完成立体绿化示范项目3个,始终保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市第一。
六、突出源头治理,推动安全防线扎牢织密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监管体系。制定《滨湖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四方责任》《滨湖区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四化”清单》,全面压实燃气安全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用户使用责任。按照“精网微格”要求配齐燃气安全监管队伍,推进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专委会办公室和镇(街道)燃气管理办公室实体化运作,配强区燃气专职管理人员、镇(街道)专管员、社区安全员和网格员,将燃气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每个社区、小区,细化到每栋楼宇、每家商铺。将燃气安全纳入滨湖区城乡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定期召开燃气安全工作会议,督促各方严格履行四方责任。建立问题通报、信息抄报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燃气安全治理工作合力。
2.聚焦重点工作,实施整治攻坚。一是持续推进“管阀”安装改造。加快管阀两件套安装进度,确保7.19万居民用户应装尽装。对瓶装液化气管阀两件套安装进行回头看检查,对装而不用的予以停气。二是持续推进非居民用户报警切断装置安装。会同相关部门督促非居民用户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联锁切断装置,同步接入信息监管平台。督促餐饮场所定期开展燃气安全自查,对不按照要求安装报警器和切断阀的,予以停气处罚。三是持续推进“瓶改管”、“瓶改电”。联合华润燃气、电力部门实施管道燃气入户和电力扩容,推进“瓶改管”“瓶改电”工程,压降瓶装液化石油气总量。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对餐饮场所实施“瓶改管”“瓶改电”的商户予以改造补贴,对更换灶具的给予置换补贴。
3.强化执法整治,落实长效管理。一是加强燃气用户动态管理。用好无锡市智慧燃气监管云平台,督促燃气专管员、网格员定期排查燃气使用情况,掌握辖区内燃气用户底数。二是加强全链条执法整治。严格规范“配送、销售、储存、运输、充装”等重要环节,严厉打击黑气窝点,严格查处违规送气、违法用气等行为。三是严控动土施工。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开挖等项目,对违反相关规定挖断燃气管道的行为,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对野蛮施工严重破坏燃气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四是实施整治回头看。对地下车库、底层住改商、高层楼宇、群租房等场所瓶装液化气使用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严禁瓶装液化气死灰复燃。五是推进农村看护房整治。对辖区使用瓶装气的农村看护房进行宣传告知,并牵头开展联合执法和整治取缔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