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滨湖区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发布时间:2024-07-12 11:21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4-03265 生成日期 2024-07-12 公开日期 2024-07-1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滨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其他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规划,统计,经济,管理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滨湖区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智能机器人是具备感知、认知、决策等功能,在非结构化以及动态环境下具有一定自主作业能力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包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为通用机器人,具有类人的能力,能够跨领域的适用于各个应用场景。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中的核心纽带,将成为全方位赋能百业,助力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提质增效的重要驱动力。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和省《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滨湖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基础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抓机器人智能化、集成化、类人化、服务化发展趋势,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坚持创新驱动、需求牵引、基础支撑,以技术攻关、产品迭代、场景落地为着力点,点燃科技创新引擎,加快推进机器人自主化进程,推动滨湖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为滨湖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零协同。推动智能机器人本体与核心零部件集成研发,以整机应用打磨核心零部件,以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机器整机的智能化、可靠性水平,全面推动实施智能机器人分级分类评价认证体系,推动工业机器人规模化。

  2.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以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新模式为重点,发挥滨湖多元科研主体优势,搭建先进智能机器人平台机构,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解决市场化难以满足的产业急需,推动通用机器人工程化。

  3.坚持场景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认知、交互和协作能力,以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为着力点,扩大场景开放,深入推动工业机器人进工厂、服务机器人进生活,加快产品迭代,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服务机器人场景化。

  4.坚持生态保障。完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推进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资源平台服务体系,分级分类培育优质企业,强化人才梯队保障,健全检测认证体系,打造智能机器人特色产业。

  (三)主要目标

  到2026年,明确一个总体目标,把滨湖区打造成全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促进四个突破,在集群效益、企业质量、产业规模和特色园区方面实现“1313”突破——打造1个特色产业,新招引300家企业,实现产业规模达超100亿;建设3个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区,依托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以蠡园开发区为核心、度假区和山水城为两翼、其他板块为重点的“一核两翼,多点协同”产业格局;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产业专项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智能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成立智能机器人专家智库,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研究制定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利用产业发展资金、首台(套)等政策,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能机器人创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投资,支持金融机构为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贷和融资服务。利用市区两级产业人才政策,加大国内外一流机器人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加强在职人员技能培训,畅通企业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支持智能机器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和联合科研基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滨湖产业集团、区科创中心、区投促中心,各镇、开发区、街道)

  (二)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企业招引培育。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培育智能机器人优质企业,聚焦制造业、医疗健康、协作、服务、物流机器人等领域,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依托蠡湖街道与无锡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协会在产业资源、科技人才、专家智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快组建无锡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各个领域优势力量,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在滨湖集聚。通过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在造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加大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引育力度。面向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支持和推动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具有高成长预期的创新企业做优做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供维修保养、二手交易与再制造、机器人信息服务、远程运行维护等机器人后市场服务和衍生服务,营造机器人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局、滨湖产业集团、区科创中心、区投促中心,各镇、开发区、街道)

  专栏1  重点发展方向

  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培育主要包括三部分:

  1. 关键部组件。突破视、听、力等多模态高精度传感关键技术,发展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提升环境综合感知能力。加强高力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带宽与高响应时间等执行器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减速器、伺服驱动器、线性执行器、关节模组、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组件。

  2. 核心软件。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具身智能算法与应用平台的研发,研制人形机器人“大脑”。构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全栈算法与先进实时控制系统,开发人形机器人“小脑”。建设完善人形机器人应用开发平台和工具链,开发面向各类场景的应用软件。

  3. 整机产品。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打造通用开发平台;面向应用场景需求,研发功能型整机,强化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

  (三)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省、市各级发展战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用足用好我区丰富科研资源,提升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的先进工艺制程,研制新型精密减速器;优化伺服驱动控制,提升机器人伺服电机及高性能制动器的响应时间、控制精度和能量密度;研发高实时性、高可靠性、高算力并行工作的控制器硬件系统,突破多关节高精度运动控制;重点攻关研制适用于通用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先进传感器,实现国产高端传感器在机器人上大规模应用;加快智能芯片自主攻关,前瞻布局面向通用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芯片。把握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强化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智能机器人协同研发,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开发区、街道)

  (四)加快产业应用推广,全面布局“机器人+”。推动工业机器人进工厂。围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两机”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一业一策、分级分类、一厂多景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通过“机器人+智能工厂”,推动机器人在上下料、加工、焊接、打磨、装配、物流、码垛、分拣、检验检测等各类垂直细分环节中加速应用。推动服务机器人进生活。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智能机器人在园区和商业中心等场景的展示力度;鼓励软件集成商针对不同类机器人搭建多种类机器人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拓展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推动服务机器人进入医疗、养老陪护、家用服务等各民生领域,惠及千家万户。探索RaaS(Robot as a Service,机器人即服务)模式,培育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的商业模式,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成本,面向企业用户试点“免购即享”。持续遴选发布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各镇、开发区、街道)

  专栏2 重点应用场景

  制造业。研制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加快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向相关领域应用拓展。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

  能源。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商贸物流。研制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机、物流无人机等产品。推动 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

  医疗健康。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 5G 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

  教育。研制交互、教学、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分类建设机器人服务平台。推进 5G、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机器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机器人校园服务新模式和新形态,深化机器人在教学科研、技能培训、校园安全等场景应用。

  商业社区服务。研制餐饮、配送、迎宾、导览、咨询、清洁、代步等商用机器人,以及烹饪、清洗、监护、陪伴等家用机器人,加强应用场景探索和产品形态创新,提高智能硬件与用户交互水平,增强机器人服务价值。

  安全应急。研制矿山、民爆、社会安全、应急救援、极限环境等领域机器人产品。增强机器人立体视觉、室外导航定位、多维信息感知、灾害远程警示、机器人鉴权管控等功能,开发机器人对极寒、明火、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海拔低气压、有毒、高湿、积水、高粉尘、辐射、人流多变化大等复杂非结构化作业环境的适应性技术。

  (五)深化产业交流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共赢。充分利用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太湖人才峰会、未来技术峰会等平台,积极承接、发起机器人相关论坛、峰会等活动,加强业界协作交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多要素汇聚融合。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开展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展示推广本地科研产业成果。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内、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间、国际多双边合作机制,鼓励优质企业与机构在本地设立研发机构、教育培训中心等,支持本地企业在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技术合作,加快成熟场景落地,实现合作共赢。(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各镇、开发区、街道)

  三、空间布局

  按照“集聚化+特色园区化”的模式,在蠡园开发区布局智能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在度假区布局智慧医疗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在山水城布局研发装配特色产业园,形成以蠡园开发区为核心、度假区和山水城为两翼、其他板块为重点的“一核两翼,多点协同”产业格局。支持蠡园开发区重点打造成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智能机器人全链条集聚区,建立智能机器人整机生产基地。发挥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江南大学等大院大所等科研资源集聚优势,打造我区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集聚区。依托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联盟,支持胡埭镇、河埒街道、荣巷街道、蠡湖街道等板块打造多场景集聚示范区,加快智能机器人应用推广。(牵头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镇、开发区、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积极推动解决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调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智库形成合力,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库,加大对重点企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跟踪服务力度。

  (二)强化资金支持。聚焦集群引导、产业强链和技术创新等工作,研究制定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各板块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等带动作用,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区级各类专项资金对智能机器人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优化要素保障。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区重大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强化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保障。在“蠡园开发区-度假区-山水城”的“一核两翼”产业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支持胡埭镇、河埒街道、荣巷街道、蠡湖街道等板块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面向智能机器人领域提供定制化产业空间,加强重点企业招商、创新型企业孵化培育等服务。

  (四)造浓发展氛围。邀请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举办现场推进会、政策解读等系列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对我区智能机器人优质企业宣传报道,以点带面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依托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平台,推广滨湖企业和产品,扩大滨湖智能机器人产业影响力。

文章来源:区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