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4-11 14:06 [ 大 中 小 ]
陈慧超委员:
经研究,现对陈慧超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特色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的提案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目前,胡埭镇尚未有成型的产业园区,特色园区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在特色园区建设规划上,胡埭镇围绕滨湖“543”产业和“五大经济”关键领域,紧盯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关注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产业新风口,着力构建胡埭镇“车储芯空”的产业空间格局,全面绘就产业图谱,具体规划措施如下:
(1)坚持“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发展模式
统筹推进相关产业链的“谋”“引”“建”。坚持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规划建设氢能储能产业园、空天信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启动“专精特新”协同创新产业园建设,全速推进粤浦·富安智造园建设,同步谋划新材料产业园、低碳环保产业园,进一步强化“一业一园”的产业带动和载体支撑。
(2)高效利用载体空间
一是做好鸿翔片区、南区改造地块、孟村地块、粤浦富安智造园等存量土地和腾出空间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汲取先进地区复合用地发展经验,科学融入协同发展、产镇融合、工业上楼等发展理念。集中优势资源,高标准打造“微缩高效”特色产业园,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补足短板,占领发展高地。二是坚持低效清理。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已供土地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定期梳理、排查闲置土地和低效载体。坚持落后产能的清退,为工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载体。
(3)加强园区配套建设
谋划布局产镇联动综合服务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配套服务业,强化文化特色,实现产镇联动。结合人才公寓、保障性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园区布局多个卫星式配套服务区,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除保障基本的人才公寓供给外,注重融合创新,依托科创载体建设,围绕高端文旅项目建设,推动与高品质酒店共建青年人才驿站等方式,积极打造集创业孵化、生活服务、社交互动于一体的人才社区。
(4)提升服务能级
在特色园区建设中,重点引进和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以专业化服务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如政策宣讲服务,包括科技、人才、税务、产业等政策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采取线上或线下不同方式,接受企业的咨询,定期对企业咨询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分析;项目申报服务。采集包括企业人员、研发设备、财务情况、产品情况等,对照申报要求,进行申报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辅导,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育;产业对接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成果推介、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等,协助在孵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等进行项目对接洽谈,对项目进展跟踪,协调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