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8-30 16:15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2-12228 | 生成日期 | 2023-08-30 | 公开日期 | 2023-08-3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滨湖区科技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科技、教育 | 主题(二级) | 科技 | 关键词 | 科学,技术,科普,知识产权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8月29日,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并对推动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区委书记孙海东讲话并为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发放“滨湖人才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虹路、区政协主席宋晓出席会议并为2022年度市“太湖人才计划”科研院所创新领军人才授牌。
大会现场,“湖湾院所联盟”新成员单位正式授牌,一批人才公寓正式交付,江苏省高算力芯片设计创新联合体、太湖实验室海洋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同步揭牌。大会还对《滨湖区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进行解读。
孙海东指出,对滨湖来说,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既是“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所系、责任所在,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现实所需、未来所依。
从国家战略看,滨湖加快推动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定位目标高度契合、深度融合。
从抢抓机遇看,随着国家对创新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叠加产业变革,滨湖与驻区高校院所的交流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基础更为扎实,需要携手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自身禀赋看,滨湖区丰富且高度集聚的科教创新资源,为自身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滨湖有基础、有条件,也有担当擦亮院所这张“金字招牌”。
孙海东强调,滨湖区近年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环太湖科创圈等重大战略,全面深化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全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得到了整体提升;驻区高校院所在服务国家战略上担当有为、在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上成效显著、在院所经济贡献上稳步提升、在高端人才集聚上势头强劲,取得了亮眼的发展成效。
孙海东要求,要聚焦重点,实干担当,高标高质谋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彰显“山水科创”辨识度。持续深化山水东路沿线规划开发建设,全力打造示范品牌,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重点平台,形成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滨湖样板”。
要做大“院所经济”贡献度。同步推进未来产业布局和示范园区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落地、企业招新引优和育大培强,齐心协力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要细化“一所一策”颗粒度。强化“创新为先”的导向,做优产业配套,强化政策供给,常态交流互动,定制化满足高校院所的需求,以高水平政府有为助力政产学研合作“横向直通”。
要提升“创新生态”舒适度。厚植人才沃土,突出金融赋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构建与“产业链、技术链”相匹配的“创新生态链”,为驻区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宜居宜业宜创新的舒适环境。
孙海东强调,全区上下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及时跟踪高校院所发展动态,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希望高校院所矢志创新、科技报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地方发展,扛起时代使命,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
希望广大企业聚焦创新、做大主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技术人才,不断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李平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提出要求,要统筹谋划求突破,充分发挥我区高校院所集聚、企业创新活跃的优势,加快谋划推进未来产业布局、院所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引育高端项目、一流人才、优质企业,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滨湖院所经济品牌,进一步提升滨湖院所经济影响力。
要加强联动促合作,着眼资源“共享”、牵手“扩圈”、成果“转化”,持续壮大“湖湾院所联盟”,积极共建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有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进一步增强滨湖院所经济驱动力。
要主动作为优服务,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系,加大全要素保障力度,认真推进落实“一所一策”重点任务,推动校地院地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进一步凝聚滨湖院所经济推动力。
会上,航空工业雷达所、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山水城、荣巷街道、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分别作交流发言。
区领导高扬、陈虎、王路新、赵华、朱敏、徐新宇、蒋维维、范校军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