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7-19 19:32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3-05136 | 生成日期 | 2023-07-19 | 公开日期 | 2023-07-19 |
文件编号 | 锡滨教函字〔2023〕31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依申请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函 |
主题(一级) | 科技、教育 | 主题(二级) | 教育 | 关键词 | 学校,教师,函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许恩、许轶冰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发挥滨湖文化旅游优势,打造滨湖美育教育特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
许恩、许轶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挥滨湖文化旅游优势,打造滨湖美育教育特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本提案结合新课标理念,提出“以现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基础,通过‘非遗特色、山水特色、文物特色、课堂特色、社团特色’的具体实施路径,打造滨湖特色的美育教育体系”,与新时代美育要求契合,与滨湖美育高质量发展方向一致。当前,区教育局针对美育特色建设正在进行以下相关工作。
一、结合美育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滨湖美育特色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20〕3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21〕26号)、《中共无锡市委办公室、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锡委办发〔2023〕15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区学校美育改革,结合滨湖实际提出滨湖区美育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035年,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具有滨湖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滨湖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的草拟结合了上级美育工作实施意见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在实施意见的“全面落实美育课程”中指出,“积极拓展美育教学,中小学要拓展书法、篆刻、舞蹈、戏剧(戏曲)、影视、雕塑、摄影等美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编写相应的校本学习材料,按规定审定后使用。鼓励中小学与高校合作开设艺术社团课、与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开展合作研学。培育推广一批高质量美育精品课程。课后服务每周安排不少于2课时美育活动。”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中指出,“发挥美育资源作用,进一步提高参加‘小小红梅奖’少儿锡剧邀请赛的数量和质量。发挥非遗传人、乡土人才、曲艺大家等‘锡式’资源优势,打造艺术名家课堂,聘请一批中小学艺术教育校外名家辅导员,创建5个市级课后服务美育体验(文美融合)基地。学生观看艺术展演、聆听艺术讲座和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可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过程性评价。”在“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中指出,“统筹社会美育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服务。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等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建设美育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建立美育资源库联系单,推动区内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艺术街区等美育空间免费向学生开放,创新推动区内博物馆、美术馆等美育空间与学校开展美育共建研学项目。”
滨湖区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的拟定,正是对上级文件精神和2022年版艺术课程新《课标》的积极回应,接下来的几年里,区教育局、各学校都将结合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稳步推进滨湖美育特色建设。
二、制定美育三年行动计划,夯实滨湖美育特色建设
2023年4月,对照《无锡市滨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5)》及各类教育新政新规,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区教育局制定《无锡市滨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讨论稿)将“实施五育融合多元成长行动”列为任务举措,构建特色化美育体系。推进美育资源提升“六个一”计划,即建设一批中小学生艺术团(中心)项目、打造一批美育名师工作室、聘请一批“中小学艺术教育校外名家辅导员”、命名一批课后服务美育体验(文美融合)基地、建立一张美术资源库校馆联系单、推广一批高质量美育精品课程,在师资配备、专家引领、项目建设、场馆资源等方面实现美育资源的全面提升。打造“321”普及美育体系,“3”指全面推进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竖笛乐团的“三团”建设,构建班、校、区的常演机制,提供不同的舞台展现滨湖学生的艺术素养;“2”指广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至少2项(美术+音乐)艺术技能;“1”指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办学传统,加强书法、篆刻、器乐、戏曲等精品艺术项目的打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打造学校美育“一校一品”的特色项目。
滨湖区将通过三年提升计划,逐步细化和夯实美育特色建设,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美育教育过程、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非遗特色教育上发力。
三、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共建滨湖美育特色
滨湖区地理位置优渥,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美育特色建设应紧密结合地方艺术特色,以地方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建筑特色、山水文化等内容为载体,开展艺术体验实践活动。区教育局将与各个相关单位加强联动,共建滨湖美育特色,比如加强与区文体旅游局联动,共同组织非遗文化、艺术场馆空间等相关体验活动;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加强沟通合作,常态化开展艺术特色项目社团课等。
美育特色建设需要更好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滨湖区教育局将根据美育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三年提升计划,联合多方力量积极做好美育工作的各项保障工作,切实推进滨湖美育特色建设。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