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滨湖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11-16 13:20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2-11598 生成日期 2022-11-16 公开日期 2022-11-16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民政、扶贫、救灾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体制,职能,编制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滨湖区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全区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一着不让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2年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聚焦“弱有众扶”,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有力

  一是着力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持续深化救助能力提升。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低保对象精准救助率、系统预警信息处置率、街道(镇)承接三类救助审核确认权限率、指尖办工单处置率、信用承诺书签订率均为100%。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政策,深入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加大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力度。切实兜好民生保障底线。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市率先、也是唯一制定出台针对性保障政策——《滨湖区齐心抗疫特殊困难群众纾困帮扶工作方案》,对辖区内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困境儿童、省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重点独居空巢老年人等困难群体提供“特定帮扶”、“重点帮扶”和“节日帮扶”。同时,联合区慈善基金会为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送上防疫关爱包”420份、向独居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对象派送450心意食足爱心物资包

  二是推进“温情救助+慈善帮扶”综合救助服务转型升级。加强政策保障。困难家庭温情救助项目作为2021年、2022年全市唯一入选全省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2022年对温情救助制度从保障范围、救助力度、病种类别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制定出台《滨湖区困难对象温情救助工作的通知》。有序推进11类特定对象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购买等多项医疗救助服务,已形成特殊对象服务名单。强化监测功能。全面启动金民工程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确保各项救助业务数据与养老保险、就业救助、教育资助等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比对。低收入人口常态化认定有序开展,主动发现、协助帮办的能力显著提升。拓展慈善帮扶。2022年我区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精准设计服务内容,精心打造了滨湖区孤寡老人呵护计划、特需儿童家庭关爱、“滨民一家亲”东西协作、滨湖区“幸福家园”社区基金、胡埭镇“同心优教”等慈善公益项目,并借助“江苏慈善周”、“99公益日”、慈善“一日捐”活动契机,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募得善款630万元,实施26个社区慈善项目。95日,在江苏省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表彰会上,江苏省政府授予滨湖区慈善基金会“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奖”,成为无锡市区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公益慈善组织。

  三是加快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重点聚焦困境儿童群体需求,建立困境儿童动态分类保障制度。探索主动发现帮扶机制,健全摸排长效机制,组建困境儿童动态帮扶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动态四色管理,协同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开展“N重关爱 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着力打造“益成长”关爱服务品牌。全面推进6家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综合帮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拍摄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宣传片、印制《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和《困境儿童保障知识问答》宣传单页,不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与检察院、妇联、团委共同开展“把爱带回家”活动,向特定儿童家长发放《督促监护令》和《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今年六一前后,为辖区内240余名困境儿童发放纾困帮扶爱心券、“乐享成长”关爱包。

  (二)聚力“老有颐养”,养老服务发展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全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525张,日托床位数超过1100张,全区各类养老床位数超56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51张,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养老床位数的目标任务;其中,内设医疗机构或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达14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98.3%。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设施建设,震泽社区长者中央厨房建成投运,惠及周边5个社区老年人。优质养老资源领跑全市,在2021年我区社会福利中心(金夕延年乐颐养老院)、百禾怡养院入围全省首批五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国药康养照护中心又顺利通过全省第二批五级养老机构初评。同时,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利用现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资源,开展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达标建设,提升农村区域性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深化居家援助服务,截至目前,我区接受各类居家援助上门服务的户籍老年人数为18331人(13876久久春晖+4455助餐),接受上门援助服务占比约为16.6%。深入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分解目标任务,并开展适老化项目标准化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严格工作流程,目前全区7个板块中已有4个板块共88户完成适老化改造,剩余137户预计10月底11月初完成。针对三无、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群体,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滨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聚合多部门力量,兜住养老服务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医养融合。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的通知》,明确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要求,提升医养服务质量。

  三是强化养老服务监管。严格落实养老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按照养老机构分级分类监管原则,与全部养老机构签订安全管理承诺书,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每周上报安全工作报表,约谈11家养老机构,强化省、市安全生产平台系统使用,并联合多部门及第三方专业机构以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等为重点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排查整治。指导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开展疫情防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共出动91人次,检查机构55家次,发现疫情防控隐患61条,已全部完成闭环整改。进一步加强养老领域风险排查。围绕养老机构金融风险、恶性案件和潜藏事故隐患三大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防诈骗集中宣传活动,增强老年人对非法集资、诈骗等潜藏风险的防范意识。

  (三)聚力“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

  一是理顺治理机制,推进阵地建设。紧扣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六建五协同小区治理模式,针对不同小区推进情况,加强指导,分类施策,打造出一批融合度高、自治能力强、居民获得感强的幸福小区。4月,根据省民政厅《关于确认第二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通过结项验收的通知》,我区已顺利通过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结项验收,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板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了32个小区友邻客厅(乐龄驿站),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培育居民自组织230个、成员达3500余人。根据《全省集中开展整顿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短板弱项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聚焦自治组织建设、自治制度落实、自治机制完善等方面,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负责、强化统筹的原则,以街道(镇)为单位,以村(社区)为单元,全面开展排查整顿工作。深入推进全区街道(镇)社工站建设,指导全区7个街道社工站优化制度体系建设、合理归纳台账资料,目前雪浪、蠡湖2个街道级社工站采取第三方托管运营模式建设,其余街道社工站采取自筹自建模式开展工作。

  二是探索全科社工,加强队伍提升。积极配合无锡市《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多次向全区各板块征求收集意见和收发问卷,提供滨湖思路。聚焦村(居)民委员会补选工作,对部分村(居)委会成员已有变动、亟需补选的村(社区)进行补选精准督导。全面推广街道菁英社工训练营,分级分层实施好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今年全区社区和街道层面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共计141人,与去年的83人相比,人数实现大幅提升。积极培育筛选并向上申报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项目,截至目前,共向市局选送社工优秀案例8例(其中河埒街道水秀社区“水秀 记”老新村活化项目荣获二等奖),项目9个(其中胡埭镇张舍村“五邻同心圆”议事共治项目荣获二等奖)。组织开展2022年度滨湖区寻找“最美社工”工作,预计12月上旬进行表彰。配合组织部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指导相关板块完成了街道层面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实施办法和员额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11月配合组织部、人社局开展遴选考试,完成本年度员额社区工作者遴选工作。

  三是推进减负增效,助推高效服务。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创新。联合区委组织部开展书记(主任)项目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全区7个板块75个社区项目,参与率达93.6%。将公益创投活动纳入民生实事范围,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全年投入近400万元,共实施公益创投项目达46个,内容涵盖独居、空巢及其他特殊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以及社区社会组织提质增能、社工创新服务等方面。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动态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办理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等行政许可事项85件,到期换证等事项88件。巩固全区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阶段性成果,加强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注销19僵尸型社会组织。自5月起,开展共计405家的区级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和等级评估工作,完成362家社会组织年检年报工作,年检率与往年持平。定期完成江苏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平台队伍审核、人员认证等相关工作。

  (四)聚力“优质服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一是殡葬监督管理服务持续深化。殡葬设施规划科学编制,召开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调整说明会,着力推进以节地惠民为主的生态殡葬,殡葬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强化。截至目前殡葬用地边界调整已汇总完成,正在征求区自然资源规划局意见。清明祭扫安全平稳有序开展,成立清明祭扫保障工作临时指挥部,多部门、多轮次科学指导祭扫活动,清明期间共接待祭扫市民约100万人次,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了4200余套墓穴的代祭扫服务,殡葬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常规殡葬服务管理加强,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成果巩固行动,重点规范殡葬收费行为,对在售墓穴进行明码标价,并将相关物价备案文件进行公示。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截至目前共开展安全检查31次,出动检查人员80余人次,检查殡葬服务机构71家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3条,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行政区划地名管理规范实施。开展省级地名文明遗产评定,会同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旅游局、档案史志馆以及雪浪山水城等单位,对雪浪尧歌里进行了现场评分和申报推荐,优秀地名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配合上级部门加强地名服务体系建设,修改审核国家地名信息数据库地名共1483条,修改完善《省典》《国典》的词目表增删及释文内容,为《国志》定稿配图10余张,路桥梁命名规范开展,截至目前完成南曹道缘涧道”“南象山路”“泽溪路”“南古路”“蠡太路6条道路,润悦商业中心”“马山睦邻中心”“小田里生活园3个建筑物及华著澜庭住宅区的命名申报,涉及蠡园街道、河埒街道、雪浪街道等5个街道。同时,对辖区界桩进行清洗、描红、拍照,并对周围的遮挡物进行清除,平安边界建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三是着力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高效推进全国婚俗改革实验试点任务,接受中期评估。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婚姻登记,截止当前,全区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5775件;婚姻登记跨省、跨市通办全面实施,跨区域婚姻登记占业务总量的31%。首创家庭辅导婚线上线下互动平台“滨湖幸福课堂”,传递正向婚恋家庭观,现已开设线上课程50余堂,线下活动8场次,一对一新婚谈话1000余次;为760余对夫妇提供婚后感情疏导服务,离婚劝和率超三成,有效缓解了婚姻家庭矛盾。

  二、民生实事项目预计完成情况

  )常态化厚植幸福家园项目慈善绿荫

  年内全区拟新建幸福家园试点10个(目标任务),年内将高质量完成11个新建幸福家园试点(超额完成1个)。5月召开了幸福家园项目现场调研会,将按照五个一六有标准推动幸福家园工程在全区稳步推广,惠及更多群体。同时各试点社区硬件改造工程及室内氛围营造持续推进。9月初,以99公益日为契机,设立13个“幸福家园”社区基金(含去年建成的2个幸福家园),通过线下线下募集善款,截至目前共募集资金152.10万元。

  )有序实施社区公益创投项目

  2月中旬印发《2022年无锡市滨湖区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创投实施方案》,3月底完成了项目征集以及评估初审,4月底完成了评审及优化,对拟开展的46个社区公益服务(社会工作)项目进行了公示,项目涵盖特殊人群帮扶、社工创新服务、儿童心理健康等类别,涉及青少年、老年人、居民志愿者等服务对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个案、一对一等活动647余场次,受益服务对象约14582人次,参与社工约720人次、志愿者约1314人次。

  三、2023年工作思路及主要目标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至关重要、十分关键。在新的一年里,全区民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区民政事业“五精五强五提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奋力打造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贡献民政力量。

  (一)精准发现强兜底,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依托省、市系统“大数据”支撑,监测对象扩大一圈;构建审查办理“大协同”机制,服务办理跨前一步;持续提升优化滨湖区域“大救助”格局,救助能级提升一档。一是进一步兜准保障对象。加大救助数据信息交换和共建共享力度,依托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和动态监测平台,在传统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对象基础上,重点关注“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扩大困难发生群体监测“预警圈层”,实现常态监测、快速预警、及时帮扶。二是进一步聚焦效率提升。不断规范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流程,形成线上核查+线下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助推社会救助线上申请、后台转办、协同核查、快速办理的救助服务掌上办”“指尖办使各类救助政策办理实现由个体化”“分散化一体化”“整体化”的“大协同”机制转变。三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格局。强化部门协同,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之间,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之间的衔接,统筹救助资源,形成涵盖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内容的“常规救助”,以及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等时期“特殊救助”的“大救助”格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

  (二)精细供给强保障,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紧紧围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这个基本点,提升优化区、街(镇)、社(村)三级养老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滨湖养老服务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准。一是持续优化居家养老设施矩阵。启动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提升计划,每个镇街建成1家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全托服务、智能呼叫等功能的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滨湖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点3家。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等养老照护模式,精准支持家庭养老。二是持续加强养老服务精细供给。稳步推进社区居家“锡心养老”三联三强三优行动,精准实施全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动态开展高龄户籍老人能力评估和需求评估,推动评估结果规范运用,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医、护、康、养规范化、多样性的综合养老服务。持续开展居家援助服务,进一步提升高龄、困难老人服务覆盖率。三是持续凸显优质机构示范作用。持续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格局,以“泰康之家医养社区”项目落地为契机,推动全区养老资源结合,打造无锡市和长三角区域内养老服务体验、养老智慧科技、养老住区环境等多个维度全面领先的医养标杆。全面推进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机构养老参评达80%,居家养老实现三级标准全覆盖。

  (三)精微致广强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级。挖掘释放滨湖区社区治理创新中心潜能,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下沉开展居民自治创新指导,全面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动能。一是狠抓创新赋能,增强中心辐射影响力。依托滨湖区社区治理创新中心载体,秉持“共创、共享”理念,全面发挥基层治理创新平台的服务、展示、培训、研究等多种功能,积极整合政府、社会力量,规划立项大型社区治理创新项目,推进中心服务范围向外辐射,树立社区治理创新滨湖样板。二是狠抓组织管理,提高党建赋能引领力。发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两新”领域党建工作要求,建好建强社会组织党群阵地,创新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社会组织领域的引领力、凝聚力、号召力,推动更多社会组织更好地融入基层社区、助力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通过个案、小组等形式,拟开展约40个公益创投项目(拟申报为2023年滨湖区惠民实事项目),为独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癌康老人、残障家庭以及社区志愿团队、骨干等,提供服务,并将创投项目逐步向特殊人群临终关爱、民主协商、矛盾调解等服务领域拓展,提升项目实施的影响力。三是狠抓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源动力。进一步深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推进员额社区工作者招聘、培训、星级社工评定等相关工作。探索分层分级的培训体系,通过专业理论+经验分享+社会实践+实时督导的培养方式,精心雕琢“社创滨湖”“最美社工寻访”等明星品牌活动,探索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培养“滨湖方案”,让滨湖社工更有保障感、荣誉感。

  (四)精密统筹强基础,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聚焦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婚丧嫁娶、地名管理等事宜,做细、做深、做优民政公共服务,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做细惠民殡葬服务。以“合理布局、节地生态、分类指导、适度超前”为原则,编制完善滨湖区2020-2035年殡葬设施建设规划,有效推进殡葬事业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实现殡葬事业的良性发展。协助国投公司加快推进5家经营性公墓的三年工程规划编制,力求布局科学、功能提升、服务提质。二是做深区划地名服务。紧扣《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要求,组织实施镇街地名规划编制,进一步做好道路命名和自然村名称保护、传承,加强地名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全局性,以更优质的地名管理工作服务区域建设发展的需要。三是做优婚姻登记服务。依法依规开展婚姻登记,确保婚姻登记合格率维持100%。继续做好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拓展颁证服务形态,挖掘和弘扬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打造“和合”婚姻文化特色品牌,确保高分通过全国婚俗改革实验试点验收。

  (五)精心构筑强帮扶,提升慈善公益氛围。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精耕滨湖慈善公益事业,在资源引入上做下功夫,在品牌打造上做文章,在示范引领上出亮点,全面营造公益向善的社会氛围。一是整合资源、引领趋势,谋定后动助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慈善组织之间的纽带作用,融入慈善理念,融合社会资源,围绕“弘扬慈善精神 促进共同富裕”主题,策划2023年长三角研讨论坛。联动多方资源,加强公益创投服务成效分析研判,注重政策引导,2023年项目将向独居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癌康老人、残障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适度倾斜,并逐步向特殊人群临终关爱等服务领域拓展。二是扎根项目、树立品牌,悉心服务出实效。以“一老一小”需求为导向,围绕特需儿童融入、青少年成长关怀、老年人关爱等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打造“爱陪伴”关爱老人、“益成长”青少年儿童保护两个专项慈善公益品牌项目,以“外引内培”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三是先行示范、多元融合,稳步实践塑典型。进一步完善推广“幸福家园”建设“六有”以及“五个一”建设标准,在前期试点的13个样板基础上,以点带面,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在全区推广,2023年计划新建30个“幸福家园”(拟申报为2023年滨湖区惠民实事项目),把更多社区居民、爱心企业、志愿者、社工及社区社会组织等通过慈善文化的纽带链接起来,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互动推进,助力强化基层“末梢”管理和服务,惠及更多群体。

文章来源:滨湖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