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26 16:25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5-03939 | 生成日期 | 2025-08-26 | 公开日期 | 2025-08-26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改革委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函 |
主题(一级) | 其他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提案,函,政府信息,公开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函 |
提案内容:
首先,政府建立响应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呼声、解决他们问题的平台系统,并为系统设定相应的政府职能人员(团队)、答复和处理时间(时效)、处理结果闭环等流程,设置相关政府职能人员的KPI、促进相关人员和部门的“有为”;定期公布“两个健康”发展的成绩和结果,促进相关人员对工作和发展的责任和“有畏”,并对结果的评价进行“有未来”的指引和导向,从而促进政府“有为”和企业“有未来”的统一和融合。
其次,设置和搭建科技平台系统、定期向区内企业发布科技和人才等信息,设置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间的上下游以及制造与服务的充分链接与合作,解决企业科技创新、科研发明、专利共享、人才培养、技术互助、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有利于“两个健康”发展的现代技术和平台系统。
最后建议,开展系列教育和培训,注重培养民营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守法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质,倡导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提升民营企业家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并搭建系统和合作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和信息交流等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必将促进我区“两个健康”的蓬勃发展、进而为中国是现代化建设滨湖新实践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
答复内容:
1.积极回应民营企业诉求。畅通涉“两个健康”企业诉求接办处置渠道,精准转办、及时回应12345热线、“市长在线·惠企留言板”等平台企业反映诉求,不断强化跨部门协同处理涉企疑难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市”事有我·“益”起同行百企千户大走访活动,通过多种走访方式,了解经营主体实际需求,实现“问需于企(户)、精准解题、激发动能”。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监督问责机制,特别针对“两个健康”企业全面开展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排查。
2.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精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一键送达,2024年,税务征纳互动次数超30000次,处理预约互动事项近200次,解决跨区域咨询及疑难问题150余条。认真落实《滨湖区“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运行推广实施方案》,协调全区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做好政策梳理解读、指南编制等政策管理工作。组织板块和部门开展“锡企直播”“进企业、到园区”等宣传活动,做好新增企业用户注册工作。扩大“免申即享”范围,加快梳理可实施“免申即享”的申报项目,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请、零跑腿、快兑现”。
3.提级民营经济要素资源保障。做好“滨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投放,持续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比重。大力招引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鼓励现有及招引基金引入优质项目,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合作力度。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深入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服务模式,全力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强化存量资源盘活利用。进一步压减办电时间、精简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提升办电便利度,保障企业用电。加大人才招引力度,通过高端人才寻访、大型双选会、春秋两季校园招聘等渠道,为重点企业精准招引各类人才持续开展人才分类认定。
4.提升民营经济产业生态。围绕“543+X”产业,发挥“8+8+N”招商体系合力,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布局新平台新场景,推进招商量质齐升。重点打造申威信创产业园、南泉民用航空产业园、汇创算力数据产业园等十大重点特色园区,承载滨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推动全区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打造“五大”经济活跃增长极,高标准构筑“五大”经济发展高地。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工作,加快形成“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发展格局。高质量做好海外招商工作,开展专人海外招商,拓展重点国别(地区)招商渠道,对接投资项目信息。
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7.0版本政策,围绕市场主体,提出聚焦企业生命周期、聚焦企业办事需求、企业主观感受、企业生产要素、企业合法权益共五大聚焦,全方面暖商惠商,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持续打造“滨至如归·有呼必应”特色品牌,将企业感受度放在工作首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继续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全面提质、整体升级,持续擦亮“滨至如归·有呼必应”的滨湖营商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