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多元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5-08-26 16:10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5-03932 | 生成日期 | 2025-08-26 | 公开日期 | 2025-08-26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滨湖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级) | 机关事务 | 关键词 | 机关,提案,行政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关于培育多元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的提案 |
提案内容:
一是联动新媒体,全方位激活文旅活力。当前,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各类新媒体平台日益重视与地方文旅机构的合作,节目“带货”效应日益凸显。在全民“文旅热”的背景下,应积极转变以往仅作为被动取景地的“露脸”角色,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主动地、多渠道、全方位展现滨湖区的历史韵味与现代风采,走出无锡,迈向全国,吸引更多游客与网友前来体验与传播,从而实现真正的“ 出圈”。
二是“文化+科技”,照亮多元性文化发展之路。当文化遇上科技,就像破坏再创造。将滨湖区的文化资源与科技发展潮流深度融合,打造集演艺空间、智慧文旅、创意设计、商贸会展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以二次元动漫产业为例,技术的发展释放了繁冗的生产制作环节,产业得以全面升级,吸引了极富消费力的年轻二次元群体的关注,为在线上消费压力下略显萧条的商场、步行街带来人气、活力和遍布互联网的热度,为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等关键环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催生出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空间。
三是聚焦新业态,拓展新兴文化产业模式。聚焦文化内容生产和文化信息服务,依托华莱坞电影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影视,重点推 进游戏、动漫、网络视听等行业提质扩容。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以集成协同带动共生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兴文化企业,形成企业广泛参与、要素支撑有力、平台赋能强劲、服务范围广泛、基础设施完备的文化企业智改数转生态体系。依托数字集成技术生成新的文化产业IP,创设新的文化产业符号,形成“文化+ ”的新兴产业模式。
四是以文会友,构建和谐高效的运营环境。近年来,无锡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滨湖山水风光绝佳、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市重要的文旅资源集聚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将招商和运营商服务作为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举措,进一步加强与已签约项目的合作深度,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成果,促进签约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围绕生态链企业落地、文化IP打造等,拓宽与新项目的多维度业务合作,全面助力无锡滨湖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精准高效做好服务保障,全面助推项目落地、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企地实现高质量合作共赢,合力打造滨湖乃至无锡文商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答复内容:
一、借助街巷河港勾勒水乡文脉
以唤醒重塑“城市记忆”为目标,持续实施“百宅百院”“百匠千品”工程,启动荣光世进士第、荣坤生旧宅、荣叔良旧宅等活化利用工程,加快推动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阖闾城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等项目建设。高品质完成梁溪河景观带整治提升项目,在全长6.5公里的“梁溪十里画廊”沿线上,打造出梁溪晓月、仙蠡怀古、鸿桥遗风等“梁溪十景”,为市民游客提供兼具文化属性、新颖业态、交流互动特征的城市共享空间。完成南泉老街景观提升工程,通过“修旧如旧”的形象改造和科学合理的业态布局,塑造“东街享小资,西街闻烟火,南街寻文艺,北街老生活”的街巷格局,唤醒了几代人的城市记忆。下阶段,重点立足蠡湖太湖水上名片,结合无锡水域资源办好2025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无锡站)、2025环太湖帆船赛等水上赛事,进一步打造环太湖水上运动带,实施“水上运动+文旅”战略,打造“蠡湖十景”主题航线,构建“泛蠡湖活力文化圈”,塑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生态链,推进水域资源活化利用,做好“水文章”。
二、发展文博演艺提升互动体验
以“吴地文化”为核心串联全区各类文博场所,打通灵山博物馆、阖闾城遗址博物馆、运河外滩艺术馆、王昆仑故居等公共文化阵地资源,构建文博场馆大联盟。鼓励现有场馆引入各类高规格展出、高品质展品,重点打造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年“文博游”游客数量增长超100%。拈花湾小镇持续举办拈花湾戏曲生活季,发布“拈花有戏”品牌活动,成立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班拈花湾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与无锡大剧院文化共建单位,以“无界”为主题将戏曲艺术与街头国潮跨界融合,推出多类文旅体验项目,获央视特别报道。三国水浒城推出“品读名著·汉宋游园会”系列活动,升级三英战吕布、《洛神赋图》等经典演出项目,推出“这就是三国”“遇见宋潮”等大型互动演艺项目,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名著之旅。下阶段,将持续推动阖闾城博物馆与陕西、河南等地国内知名文博、考古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提升展陈品质,创新开发文创商品,打造“跟着展览去旅行”新型产品,将滨湖打造成为观展的“好去处”;鼓励现有景区景点扩景增容,加快推进三国水浒城“铜雀台”“琼林苑”、荣巷历史街区等项目建设提升,积极参与扮靓城市空间,形成一批融入文化、文艺、文创等内容的城市新空间,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百姓身边的好风景”。
三、通过“出圈”“出片”塑造文艺地标
融创乐园连续两年举办银河左岸·无锡太湖音乐节,活动期间累计接待观众近10万人,为滨湖创造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2024全年举办国内一线艺人演唱会17场,以粉丝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市场。打破传统“风景”概念的资源,针对不同“圈层”的情绪价值要求,营造“动心”场景,深挖文化内涵,讲好滨湖故事,利用滨湖秀美湖岸风光资源,打造“太湖108”“最美8分钟”“下午四点半”“最佳赏鸥点”等新的品牌和IP。下阶段,将重点围绕2025年的11场演艺活动,持续办好太湖音乐节,持续提升滨湖区本土音乐节品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景区与食住购娱等消费场景的联动,结合重要活动节点和重大节假日市场,策划系列衍生活动,发布配套优惠措施,构建贯通全年、涵盖全区、涉及全产业链的文化旅游活动体系;以小南湾、雪浪山等热门乡村旅游点为引领,串联沿湖岸线和自然村落秀美风光,不断丰富滨湖网红咖啡店矩阵,营造湖湾休闲“松弛感”,吸引年轻客群,点亮消费打卡新地标。
四、围绕影视文化深化科技赋能
立足影视文化产业优势,运用高端数字技术、数字影视设备和智能传播装置,推动影视文化IP与元宇宙概念深度融合,无锡影都持续举办影视艺术装置展,吸引阿莱、索尼、大疆等国内外知名影视科技企业参展,展示最前沿的影视设备及艺术造型装置,完成AR时尚街、数字人工厂、恐龙归来元宇宙馆等体验类项目载体建设,不断优化LOVE·锡时光元宇宙光影秀等现有演出项目,并依托星巢元宇宙剧场打造元宇宙音乐项目。下阶段,将依托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IP,构建优质文化内容供给,为文化消费开辟更广阔的价值空间和上升通道;积极推动影视IP 和地方文化传承、非遗产业化发展相融合,鼓励文创企业引入优质IP 进行衍生品授权、设计和生产,打造当地市民欢迎,外地游客喜爱,能够展现无锡地域地貌、人文历史的文创产品;推动三国水浒城持续打磨“满江红”“我是花木兰”等团建产品,依托马战演出团队打造“大汉骁骑营”马术俱乐部,在经典影视作品场景重构、情节再现、文化解读、交互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
五、发挥平台优势筑牢文旅品牌
自2021年起着力塑造“太湖108廊道”IP,先后完成商标注册、VI系统设计等工作。2024年,成立“太湖108廊道”推广中心,成立首年实现滨湖各类文旅活动全网曝光量累计逾25亿次,主流新闻媒体、头部网络平台相关报道和话题曝光量累计超15亿,“太湖108廊道”单账号视频播放量超40万、曝光超400万。“四季滨湖”文旅招商推介活动先后到达上海、长沙、武汉、南京、合肥等10余个城市,在巩固周边区域主要客源地基础上,持续拓展高铁沿线的重点中长线客源市场。下阶段将持续推进与同程旅业等OTA平台合作的“太湖108廊道”联合推广行动,发挥专属主播、外籍星推官的流量带动作用,全程直播各站次“四季滨湖”文旅招商推介活动,并对滨湖区内各文旅载体的新场景、好项目、大活动进行探店、带货和宣传。同时,与美团大众网合作打造滨湖旅游线上专区,在微信同程旅行小程序上线“太湖108廊道”专项产品,在抖音上线“太湖108廊道”官方商城,提高滨湖产品的可达性和复购率,提升各类文商旅促消费活动的落地性和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