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推进体旅融合做强体育经济的建议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5-08-26 15:31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5-03928 生成日期 2025-08-26 公开日期 2025-08-26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滨湖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机关事务 关键词 机关,提案,行政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推进体旅融合做强体育经济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内容:

一是推进体绿融合加强公园体育场景配建。滨湖区内绿地不断增多,公园尤为密集,建议大力推进“体绿融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创造条件。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增设健身体育设施,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园配建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公共运动场地,进一步优化全民健身城市环境,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运动。如上海市城市公园中设有健身体育设施的公园共计300多座,其中,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类体育设施223片,公园绿地已成为市民健身的重要场地。

二是培养文体旅游消费新业态。跟着赛事去旅行已经从一句口号变成更多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滨湖要依托区位优势、品牌赛事以及区内优异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体育+”IP,丰富户外赛事和节庆产品供给,如文创、美食、休闲娱乐等,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和体验,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新兴运动。近年来,新兴运动成为都市休闲运动的“新宠,从匹克球、板式网球、棒球、飞盘,到曲棍球、旱地冰球、壁球,建议增加新兴、小众户外健身休闲产品供给,引入更多的小众运动,在实现运动场景不断破圈的同时,不断提振市民的运动热情。

四是建设社区市民共享健身中心。城市中有不少环境差、原有设施利用率低、无人管理的闲置地块,还有街头巷尾闲置地以及小区内外边角地,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在场地资源方面积极挖潜,优化升级焕新为体育场地,建设打造一批共享健身中心,结合地块的使用要求,重点打造成运动场地,创造更多增量价值。支持市民健身中心采用共享模式,根据时段、时长进行收费。加强工业园区的体育配套,区内各类工业园区有不少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议在其中增加健身场所的配套建设,满足园区员工及周边居民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也能提升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满意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引入专业体育运营服务机构和人才。引入与赛事培育专业机构,负责国际国内各项体育赛事的引入与培育,推动赛事发挥更大关注度和影响力。结合滨湖非遗传统文化、水乡文化、特色食品、特色产业等元素,支持企业开发体育赛事文创产品,引入设计师、艺术家等专业人才,加强与江南大学等高校资源合作,共同开发体育赛事文创产品,搭建销售渠道。

六是加强政府资源整合。体育公园、体育中心等区域拥有丰富的场地资源,可拿出优质场地资源向专业社会机构开放。采用“公益+商业”的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社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最大化。加强与相关部门、学校的协同共建,支持青少年运动培训,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答复内容:

滨湖作为无锡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近年来,滨湖区发挥山水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赛事品牌积极推进文体旅游的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无锡马拉松、蠡湖半程马拉松、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总决赛、中国家庭帆船赛、中国铁人三项联赛等品牌赛事。通过办好一系列赛事活动,来做好“体育+”文章,文体旅融合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飞跃提升,初步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建议内容,滨湖区将进一步聚焦体旅融合深度发展,从以下六个方面系统谋划体育经济提质增效路径

一、夯实硬件基础 推进体旅空间深度融合

在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方面,积极推进体旅融合,综合考量市民需求和场地条件,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合理布局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公共运动场地。同时,依托滨湖区蠡湖、太湖十八湾等优质山水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滨湖休闲健身步道、登山步道,科学设计夜跑路线、骑行专线以及沿途户外运动营地等,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健身选择,还注重场地布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配套设置休闲座椅、饮水设施等,全方位提升市民健身体验。

二、激活消费动能 品牌赛事驱动体旅经济产业链延伸

在激活消费动能方面,以品牌赛事为引擎,持续拓展体育经济产业链价值。深化体旅融合,着力做好“体育+”文章。通过举办无锡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运用互联网思维扩大赛事引流量,激发体育消费活力。结合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户外赛事和节庆产品,为旅游、健身爱好者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满足其体验的需求。

三、引领运动风尚 构建多元化时尚运动消费场景体系

在引领运动风尚方面,紧扣市场趋势,着力构建多元化运动场景供给体系。积极引进和推广皮划艇、龙舟、桨板等水上运动以及登山、攀岩等山地户外运动。同时,关注飞盘、滑行车等新兴体育消费项目的发展动态,适时引入并推广,打造一批以时尚运动项目为主题的消费新场景,如水上运动中心、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这些场景的设计和建设充分结合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健身选择。

四、普惠全民健身 空间盘活赋能健身资源高效共享

在普惠全民健身方面,以空间盘活为突破口,推动健身资源高效共享利用。滨湖区将对辖区内的闲置地块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精心选择适合建设共享健身中心的地点,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健身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标准等。在健身中心内设置休闲设施和服务项目,提升市民的健身体验,确保其能够充分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同时,引入专业的运营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保障健身中心长期、稳定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五、强化专业支撑 双引才机制驱动体育经济创新发展

在强化专业支撑方面,我们通过人才与机构双引入,为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将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赛事培育机构,为城市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有力支持,并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城市体育赛事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行业专业人才参与城市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城市体育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体育产业人才。

六、深化协同发展 政社联动激活体旅资源要素潜能

在深化协同发展方面,我们构建政社联动机制,全面激活体旅资源要素潜能。将积极推动体育公园、体育中心等向社会机构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确保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整合政策资源,形成合力推进体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为体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滨湖区将继续努力推进体旅融合发展,做强体育经济,充分挖掘体育旅游建设潜力、打造品牌体育赛事、创新体育消费新场景、推动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发展、加强宣传引导以及完善政策措施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体育服务。

文章来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