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住建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规文件及解读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26 10:56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5-03905 生成日期 2025-08-26 公开日期 2025-08-26
文件编号 苏建规字〔2023〕1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通知
主题(一级)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主题(二级) 城乡建设(含住房) 关键词 城市,建设,通报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无锡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现阶段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要求

  对标国家和省专项支持的细分领域,根据城市体检重点问题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综合连片更新,兼顾专项更新,实施城市更新“1+7+N”专项行动,以一批综合连片更新片区为引领,统筹兼顾危旧房、城中村、老旧小区等7类专项更新项目,打造N个特色亮点项目。从2025年开始,建立项目清单,强化政策、资金争取,统筹好债务管控,加快项目建设、加速片区呈现效果。到2027年,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广大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

  二、重点工作

  (一)打造一批综合连片更新片区

  统筹实施推动一批综合连片更新片区。聚焦片区特色活力塑造,通过功能布局优化、完善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多种手段重塑片区特色活力。聚焦片区宜居品质彰显,重点推动居住环境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连片改造工作。聚焦枢纽区域提升,通过低效空间挖潜、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等方式,修复老旧市政设施,补齐民生短板。聚焦产业活力提升,推动产业片区整体更新改造,增加产业发展新动能。到2027年,49个片区特色风貌全面呈现,宜居功能显著增强,枢纽价值充分释放,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市政园林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交通集团、市城建发展集团、市地铁集团,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二)打造7类专项更新项目

  1.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有序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收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形象。围绕改造城市危旧房屋,针对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的国有土地上C、D级危旧住房(含大板房)实施更新改造,通过拆除重建、加固维修、置换安置等多种方式,逐步消除危旧房屋安全隐患。持续开展大板房专项整治工作,在安全鉴定和风险排查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消除大板房安全隐患,增强住房防灾能力。到2027年,实现棚改收尾及危旧房改造收尾,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住房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2.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围绕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开展宜居改造工程,持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围绕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对管道、照明、楼梯、外立面等进行系统性更新改造,全面排查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整治老旧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环境,打通消防通道,完善小区停车、充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结合改造同步完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居民协商确定小区物业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到2027年,实现老旧小区安全宜居、设施完善、管理有序,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3.城中村综合改造。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城中村范围内的道路、绿化、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综合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适老化等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环境。实施城中村范围外与城市主干网衔接的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等城镇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全面提升片区环境和治理能效。根据城中村改造专项支持政策变化情况,及时动态调整改造计划。到2027年,实现城中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全面升级,居住环境与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4.老旧街区(厂区)改造提升。持续实施老旧街区(厂区)更新改造,优化功能布局,丰富商业业态,完善交通组织,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创新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一体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活化利用闲置低效的厂区、厂房和设施,植入文化创意、“互联网+”、AI、工业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功能、新业态,促进老旧厂区转型提质,激发城市活力。到2027年,实现老旧街区业态焕新、文旅融合,老旧厂区功能转型、活力彰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广电集团,市交通集团、市城建发展集团、市太湖新城集团、市地铁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5.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利用。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打造设施完善、智慧低碳、具有“锡式”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围绕老旧火车站、老旧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盘活利用,统筹更新周边配套道路、绿化、照明、供电、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推动轨道交通场站与周边地区一体化更新改造。整体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改造,不断丰富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运输等应用场景,推出系列便民服务办事平台。到2027年,实现老旧基础设施高效盘活,公共空间智慧低碳升级,彰显“锡式”特色风貌。(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建发展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6.市政环境综合提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环境。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加强供水水质监测。更新燃气管网,推广智慧监测平台。巩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完善投融资与全周期管控。升级消防设施,更新队站、改造管道。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实现省市平台数据互通。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对部分骨干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优化城市支路网,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善交通微循环。完善静态交通设施,科学规划停车位。深化水系统治理,统筹防洪排涝。提升污水处理质效,提高污水收集率。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快完善城市绿道系统。到2027年,实现市政、道路、环境设施功能品质全面跃升,构建智慧安全宜居城市环境。(市市政园林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建管中心、市城建发展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7.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历史街区改造与历史建筑修缮。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做好各类保护对象的测绘、建档、挂牌。落实各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改善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设施品质,加强街区内安全管理。坚持以用促保,探索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工业遗产等的方式路径。到2027年,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全面保护,街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成效凸显。(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文广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打造N个特色亮点项目

  根据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当前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与短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谋划好、建设好一批特色亮点项目。结合国家和省试点项目,探索适用于城市更新的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梳理总结N个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推进城市更新典型项目建设,基于7类专项更新项目细分领域,注重“城市+AI”场景应用,打造N个具有经济、社会、文化、AI赋能等综合效益的亮点项目,开辟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合力推动无锡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项目紧迫性、市场化投融资能力、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轻重缓急,建立梯次项目储备库,并对储备库项目实施动态评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各地区要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及城市更新重点领域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中长期贷款、专项借款、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

文章来源:滨湖区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