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8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8-25 14:43 [ 大 中 小 ]
提案内容: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老龄化率将达到30%以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选择退休后再就业,以继续发挥余热、增加收入或丰富晚年生活。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数据显示,近四成子女支持父母再就业。然而,退休再就业人员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工资福利待遇不明确、劳动安全保护不足、社会保险接续困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退休再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为加强退休再就业劳动权益保障,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拓宽就业渠道,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多优质岗位。目前,退休人员发挥“余热”机会少、门槛高,招聘平台上很少有招聘退休人员的岗位,退休人员一般只能通过劳务公司、家政企业等渠道了解,从事的岗位也多限于快递员、保安、清洁工等低端低薪酬岗位。建议,一方面政府联合社会组织建立退休再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退休再就业人员更好地融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要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和指导,推动其与退休再就业人员签订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同时明确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建议制定退休再就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指导性标准,确保退休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对退休人员再就业进行适当补贴。企业作为为退休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的主体,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促进退休人员再就业,既需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足够的支持,从而做到政企联动、合力推进。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以资金补贴、部分税收返还等方式,对在促进退休人员就业方面优秀的企业,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或进行奖励。区级有关部门也可积极向市级部门呼吁,通过市区联动、多部门联合,进一步完善退休人员就业环境,帮助退休人员扫除再就业障碍,保障退休人员再就业权益,同时降低用人企业用工风险,为企业雇佣退休人员消除后顾之忧,逐步建立起健康、包容、和谐、持久的“适老型”就业环境。
答复内容:
陆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退休再就业劳动权益保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退休人员再就业是促进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双赢的重要举措。我区高度重视退休人员再就业工作,将其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推进。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通过建设规范化、数字化的就业创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各类载体,为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群体提供灵活、便捷的就业渠道。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0多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00多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0余人,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3场,服务区内企业2365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9万个,助力1.1万余人成功就业。
二、工作举措
1.精准匹配岗位。开展用工调查、岗位信息摸底、用工监测等活动,动态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和岗位需求,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招聘和岗位推荐,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选择,也为退休再就业人员继续发挥余热、增加收入、丰富晚年生活的有效途径。
2.优化创业服务。将有意愿创业的退休人员纳入重点扶持对象,依托全区层面的“创业服务生态圈”和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其提供对接办公场地、营业执照办理、法律咨询等一系列专业化免费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他们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3.规范权益保障。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会,在就业创业服务站设置咨询点,提供劳动权益保障、合同签订等法律咨询,让退休人员了解自己在工作中所应有的权益;在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零工市场设立劳动维权窗口,开展常态化维权工作,由人社工作人员、驻外律师为退休人员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动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薪酬、工时等权益。
您提出的建议为我们完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我区将持续优化服务功能,切实保障退休再就业人员的权益,共同推动我区“适老型”就业环境建设。
衷心感谢您对退休再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
无锡市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