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法润民心。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滨湖区聚焦构建精准高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决议,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织锦 法染滨湖
普法责任制落实推进有力,见质见效
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总体目标,推进全民普法、精准普法。出台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编制完成区级机关部门月度普法项目清单,对重点普法责任项目进行明确,分层分类推进普法宣传。组织开展普法责任制落实日常考评和年度普法责任制落实集中评议和网上评议,对评议中发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跟踪问效,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效能。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开展机关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法庭旁听庭审活动,开设网上学法平台,组织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基层普法活动多维赋能,精准滴灌
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持续实施“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调解和服务数千次。推进依法治校,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融入开学“第一课”,全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组织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开展进校园活动350余场。创新开设“法治吴歌传唱班”,以吴歌的形式传播法治的种子。围绕民法典宣传月组织主题活动,聚焦宪法精神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送法活动。紧扣社会热点,创新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三八妇女维权周”等专题普法,精准织密法律法规宣传网络。
法治文化阵地多点开花,全域共进
滨湖区紧扣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高标准建成滨湖区宪法宣传教育体验馆、“法韵拈花湾”法治体验线、法治乡村尧歌里、滨湖区网络法治广场、河埒法治文化主题特色园、法治吴歌工作室、滨滨法治剪纸工作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教育基地、“滨滨”法治文化作品研创中心等一批法治新地标,对原有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胡埭法治文化公园等20个市级法治文化阵地实施升级改造,增设法治雕塑、法治文化石刻、户外大屏等多元化宣传载体,让法治文化阵地真正“动”起来、“亮”起来、“热”起来。
法治文化作品多元融合,探索创新
连续五年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征集书画、纪实摄影及视频作品1350余件,持续充实法治文艺精品库。其中,“一身正气”“法者,天下之公器”等90余件作品入选无锡普法网,“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法治”等16件作品被“法润江苏”网录用。持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的品牌优势,结合民法典主题,精心创作《好生活 法典伴》《宪法精神洒神州》《消费之滨好地方》等多部优秀法治吴歌作品,为滨湖法治文化注入新时代力量。特邀非遗剪纸传承人冯钻荪老师创作“法”系列特色剪纸,通过展现别具匠心的剪纸艺术,生动讲述“法”的故事。
基层法治实践多管齐下,固本强基
扎实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工作,对已获命名的1个国家级和35个省级示范村(社区)实施动态复核,建立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质控量”动态管理机制;同步推进新一批示范村(社区)创建申报;深入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五年来,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个,设立覆盖学校、企业、村(居)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5个,累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036名;78名村(居)法律顾问引领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公共事务法律审查等各类法治实践,显著提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能力水平。
选典型、树样板,培育普法工作“多面手”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活动。通过以先进典型引路、讲好典型故事、扩大典型效应,持续激发普法工作队伍的内生动力。2021年以来,全区有1家单位获得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表彰,1名同志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9家单位、16名个人获得省、市级“八五”普法中期工作和普法工作先进表彰。同时,着力整合提升普法工作力量,培育了“滨滨”法治智库、“滨滨护侨”法治直通车等一批懂普法、能普法、善普法的专业服务团队,为普法工作注入持久活力。
融媒体、汇网端,打好全媒体普法“组合拳”
积极适应信息传播新趋势与新技术,着力构建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依托“法润滨湖”公众号,开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滨滨普法、普法动态等专题专栏;入驻直播平台,推出“滨滨说法零距离”“小鹭说税”“蠡小法”法治直播间等直播带“法”节目,让普法宣传形式更丰富、内容更接地气。通过滨湖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旁听庭审”栏目,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线观摩法院庭审架设直通渠道。整合各成员单位网站、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户外大屏等各类载体资源,开展“千媒万屏”联播活动,全面提升普法宣传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精内涵,拓外延,奏好法润滨湖“交响乐”
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持续做强做大“法润滨湖”普法品牌。精心打造“微官网”“微普法”“微服务”三大栏目,实现与“无锡普法”“法润江苏”等法治宣传平台的互联互通,累计转发普法信息2553条,有效促进资源共享。对“法润滨湖”品牌形象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创新设计品牌LOGO、IP形象及青少年普法IP形象。精心制作国风版法治滨湖、习近平法治思想、青少年普法宣传、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吴歌等主题宣传集卡;推出法治典故精微绣、宪法留青竹刻、青少年学法泥人、法治进校园内画、法治剪纸等特色普法文创产品,广受群众喜爱,“法润滨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漫漫普法路,拳拳为民心。滨湖区通过多维驱动、多点支撑,不仅高质量落实了“八五”普法任务,更探索出一条法治宣传教育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站在新的起点,滨湖区将继续抓好普法责任制落实,深化公民终身法治教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隐私安全|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版权所有: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苏ICP备08115729号-2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842 网站标识码:320211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