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7-09 10:54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5-04044 | 生成日期 | 2025-07-09 | 公开日期 | 2025-07-0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滨湖区商务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其他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规划,提案,行政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函 |
邱国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蠡湖未来城市建设,形成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集聚优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蠡湖未来城作为太湖湾科创带“一城十元”的核心节点,是市委市政府高标定位、高点起笔的现代化引领性未来之城。作为山水城市绝版之地,有责任、更有能力秉承科创主线,实现长三角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复合样板,助力无锡打造世界级创新湖区。目前,推进情况如下:
市区两级已成立无锡市蠡湖未来城科创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统筹推进未来城建设运营。在空间规划、交通、产业、海绵城市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规划引领,高标准构建城市建设体系。高质量完成《无锡市蠡湖未来城详细规划》报批,以“未来立体城”为目标,统筹地下空间开发、综合管廊布局及标志性建筑设计,打造城湖互动的特色风貌。完成专项规划《蠡湖未来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系列技术标准(如高品质住区、商业、市政道路建设标准),构建全生命周期海绵城市管理体系。
二是交通优化,构建产城融合交通网络。科学布局“快速+慢行”互补的交通网络,协助推进轨道交通5号线、钱荣快速路南延及环蠡湖“三道贯通”工程,提前规划智能物流通道、新能源充电区等设施,为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集聚提供高效交通保障。
三是产业招引,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招引落地侨福渔夫岛TOD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中信泰富未来中心项目、天奇锂电循环总部、300P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
四是创新驱动,完善城市运维管理体系。强化海绵城市全流程管控,开展技术课题研究,推动智慧海绵监测平台建设,确保设施长效运行。
下阶段,根据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围绕“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目标,协同各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深化产业招引与产业布局。一是深化招商合作:以总部经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主导,对接长三角、粤港澳资源,加快引进创新平台与领军企业,期望成为长三角跨国公司和国内总部的选址首选地,发挥总部经济积极带动作用,加快引进创新平台与领军企业;推进“科技+时尚”主题基金落地,探索特许经营、绿色金融等融资模式。二是优化业态布局:加快AI产业园、总部集聚区智动力机器人平台、车路云数字化应用中心建设,完善高端商业、教育配套,聚焦“国际”,紧扣“消费”,打造“文化+消费+酒店”复合活力中心,进一步落实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完善基础设施与功能配套。一是聚焦两核一轴,拉开湖城联动格局。重点推进未来中心和侨福TOD开发,通过“双核联动”引领科创总部、中央绿轴等核心片区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由城向湖梯度开发,逐步多点连片,从“远湖”向“近湖”推进,五年基本完成鸿桥路以北地区的发展建设,高价值用地近期留白、远期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河网水系奠定未来城市的水安全与水环境基础,主骨架路网奠定空间品质。二是深化海绵城市,落实全流程管控,开展雨洪公园、资源循环利用等课题研究,健全运维管理体系,推广智慧监测技术。
3.突出规划引领与风貌塑造。一是升级空间品质,顺应山水格局,优化单体项目设计。围绕项目功能定位及产业空间需求,对重点项目方案设计开展国际征集,优先选择在滨水建筑、超高层、TOD开发、产业园、标志性建筑等领域具备成熟经验的设计团队参与项目设计。鼓励通过风格创新增强标志性建筑辨识度,综合考虑城市天际线层次感、景观廊道畅通性、滨水岸线互动性、整体风貌协调性等,对于建筑体量、立面、色彩、材质、屋顶以及附属构筑物加强管控引导,打造协调统一而不乏点睛之笔的建筑群组形象,形成城湖互动的湖畔城市特色风貌。二是利用地下空间,围绕“未来立体城、科技智慧城、绿色低碳城、安全韧性城”四大愿景,构建高效立体、绿色智慧、具有示范意义的滨湖特色地下城市。高效整合地下车行、地下停车、公共服务、综合管廊、市政场站、轨道交通、物流系统与人防八大系统,重点建设未来中心、中央绿轴北段以及渔父岛TOD三大片区。鼓励地块地下空间整体协同开发,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车库互联互通。结合轨道站点和地面高强度开发地块,综合布局地下商业、下沉广场及地下人行通道,中央绿轴商业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融入公园景观风貌,利用错落有致的空间集合生态野趣、多元文化、休闲交往的山水绿洲;设置地下环路及隧道,将地面部分机动车置换至地下,达到“少车化”目标;结合综合交通规划需求,规划地下公共停车场,与地下环路衔接,增加公共停车场可达性;建设地下能源中心集中供冷供热,周边地块预留接入能源中心的条件;布局地下综合管廊,促进地下空间集约化利用。
4.强化保障措施与政策协同。一是加强机制协同,建立跨部门联席机制,统筹项目审批、资金保障与建设监管,确保政策衔接。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专项招引政策,探索“总部在蠡湖湾、研发在红沙湾、制造在九龙湾”的异地聚合模式。三是持续宣传推广,通过展会、论坛等平台推介蠡湖未来城品牌,吸引高端要素集聚。
蠡湖未来城建设是滨湖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局将充分发挥统筹职能,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凝聚各方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全力打造世界级湖湾区标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系和支持!希望您今后对我局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无锡市滨湖区商务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