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7-09 10:45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5-04041 | 生成日期 | 2025-07-09 | 公开日期 | 2025-07-0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滨湖区商务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其他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规划,管理,提案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函 |
张六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政府牵头恢复“特色传统小吃广场”提振无锡早茶和小吃文化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滨湖区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建议为我区深化饮食文化传承、打造城市美食名片提供了重要思路。对此,我局高度重视,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结合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打造美食之都,加快培育特色餐饮,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一是有序开展各类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深化文化资源挖掘、梳理与保护,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从城市更新、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商业配套等方面为特色传统小吃特色化商业广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奠定前期研究基础。
二是持续做好餐饮美食的引育工作,重点推动打造以湖滨商业街、溪南公馆、荣巷古街、富安商业广场、万达广场、万象汇、融创茂、太湖里、华莱坞等为主的美食街区、商圈,首店经济、夜经济等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举办滨湖餐饮大赛推动餐饮品质提升,目前全区有黑珍珠餐厅2家,金梧桐餐厅4家。
三是支持现有早茶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与影响力,目前我区泓历皇朝酒店、夏联福记、同庆楼、顺粤楼、青山公园、长广溪等地已有多家餐饮企业提供早茶服务,并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推动现有早茶服务企业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是推动非遗保护和老字号创建工作,滨湖饮食类非遗有酿造酒酿造技艺(惠泉黄酒酿造技艺)、绿茶制作技艺(无锡毫茶制作技艺)、灵山素饼、“过来福”手推馄饨制作技艺、桲栎粉皮制作技艺、钮氏松花饼,以及湖滨饭店的荣家菜制作技艺、无锡酱排骨制作技艺(酱炙排骨制作技艺)、糕点制作技艺(太湖糕点制作技艺)等15项,构成了滨湖独特的饮食文化图谱,支持餐饮企业创建老字号,现有湖滨饭店、太湖饭店、无锡大饭店、矮脚楼等8家省市老字号企业。
为推动滨湖早茶和小吃文化发展,打造无锡美食高地,下一步我局将加强部门协同,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培育餐饮美食集聚地,针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等不同特点,统筹规划布局餐饮服务功能,实现“一地一味”“一板块一特色”的错位发展格局。河埒、荣巷、蠡湖等城区板块重点发力餐饮业转型升级,加强餐饮品牌建设;度假区、山水城、蠡开、胡埭等开发区、重点镇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等餐饮进一步补足供给。
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强滨湖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强化马山芋头、雪浪珍珠米、胡埭太湖香米等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和保护。结合市场需求,对灵山素饼、桲栎粉皮等传统食品进行改良升级,开发便携装、轻食化产品,探索“非遗+文创”模式,推出主题礼盒、联名产品,让传统美食更符合当代消费习惯。
三是推动现有早茶和传统文化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无锡早茶文化的发展,我们将积极帮助同时,鼓励企业挖掘传统早茶品种,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早茶品牌,进一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四是开展特色传统小吃广场规划研究,后续将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恢复“特色传统小吃广场”等研究的相关工作,持续助力无锡早茶和小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是加强无锡早茶和小吃文化的宣传,整合荣家菜、无锡酱排骨等特色非遗美食资源,策划“无锡非遗美食节”“太湖船点文化周”等活动。结合线上线下推广,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扩大传播,提升滨湖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衷心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
无锡市滨湖区商务局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