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行政审批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滨湖区行政审批局2022年工作总结材料

发布时间:2022-11-08 09:30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2-09061 生成日期 2022-11-08 公开日期 2022-11-0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滨湖区行政审批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其他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机关,文章,行政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滨湖区行政审批局2022年工作总结材料

一、2022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有“突破”的“放管服”改革

1.摸清家底夯实基础。梳理我区行政许可事项176项,发布“全域通办”事项331项、“马上办”事项400项、“就近办”事项132项、“零材料办”事项8项、“秒办秒批”事项22项以及电子证照目录79项,发布“免证办”事项40项和窗口“苏服码”扫码办理事项244项,中介服务事项28项。村(社区)帮办代办事项85项。全区办事指南编制率达100%,不见面办理情况97.7%,网上可办率98.4%,事项办理时限压缩度92.3%,即办件71.3%。

2.优化开办企业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限制,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拓展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建立登记容错机制。全力推行“政银合作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项目,与建行签订合作协议,将“企业开办专窗”从区级政务服务大厅、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向银行网点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银行即可办理企业开办。今年,新增市场主体9191家,其中企业4133家,个体5058家,同比增幅全市第一。

3.综窗改革质效全面提升。完善提升“大厅一键取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全程网上流转、综合窗口出件”运行模式,在前期综合窗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项办理范围,3月底正式启动企业设立纳入大综窗受理试运行,通过改革将涉及21部门41个窗口41名工作人员,整合为10个窗口10名工作人员,窗口压减75%,人员压减75%。截至目前,综窗接件20890件,出件20744件。

4.创新开展“签约即发证”。对我区重大项目从工商注册到竣工验收所涉及的审批事项,精准制定审批流程示意图,专员提供全流程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联合审批、并行办理等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做到“马上就办、一次办结”,全力提升签约即发证的“滨湖速度”。1月1日,“无锡滨湖吾珈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在“2022太湖湾科创带滨湖创新大会”发证;10月10日,“无锡勘睿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DPU项目签署合作协议现场发照,赢得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赞扬。

(二)优化流程再造,打造有“速度”的项目审批

1.精准保障“重点项目”。全力为科创载体、重大产业、政府投资项目、民生实事项目提供审批服务保障。截至目前,17个科创载体项目已开工4个、批复可研1个、办理核准2个、正招标1个;3个省重大项目中2个已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21个市重大项目中18个已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8项市级、10项区级民生实事工程类项目分别完成立项阶段审批7项、9项;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221项。积极配合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储备、申报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共办理审批类项目6个,备案类项目9个(其中EOD项目2个),目前已申报成功并获得资金项目1个;办理城市更新贷项目备案15个。

2.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组建服务专班,紧扣土地挂牌、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关键节点,组织相关部门提前介入,让审批部门“并肩跑”,审批程序“并联跑”,项目落地“加速跑”。“锡华风电核心装备项目”在1天内集中领取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图合格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5张证书,实现拿地后30小时开工,刷新了滨湖区重大项目的开工速度。

3.协同主要审批部门。积极探索“优化联合竣工验收”,多次与自规、住建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形成“联合竣工验收”实施细则。5月,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开设“施工图审查服务专窗”,实现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全链条服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突破企业用户在办理水电气讯报装业务中各自独立的运作模式,形成《无锡市滨湖区推进企业用户水电气讯协同报装工作方案》,努力实现企业用户零材料、零费用、零报批,提高企业用户水电气讯报装介入效率。

4.积极推广“分阶段施工许可”。以促进项目最快开工为目标,在不突破法律法规底线的前提下,明确以桩基审图结论代替审图合格证,桩基工程不得单独发包等规则,把“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分两个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先开工的新流程。9月底,完成对无锡华莱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XDG-2018-15号地块开发建设项目核发桩基施工许可证。

(三)深化“一网通办”,构建有“网格”的政务服务

1.以贯通为基础,办事只进一网。加快推动电子政务外网与各业务系统的对接,梳理统计全区各级业务系统,国家级45个,省级53个,市级统25个,为市级建设“一网通办”平台提供数据保障。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政务服务网点,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完成取叫号设备、政务服务自助一体终端接入应用“苏服码”,实现扫码取号、扫码自助办事。“成全e站”自助终端覆盖点位24个,提供992个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街道)全覆盖,并布点至11个村(社区)和5商业网点。

2.以标准为支撑,服务协同高效。动态修订完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在事项“四级四同”基础上,逐步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要素的统一。规范政务服务场所办事服务,合理设置各类主题窗口,全面打造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无差别综合受理智慧政务服务大厅。

3.以共享为关键,数据支撑有力。制定《滨湖区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工作方案》,统一三级政务服务网上端口,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文件等应用,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扩大全程网办事项范围,在全市率先实现人防事项全流程网办。

4.以便利为目标,智慧建设有效。迭代升级综合服务旗舰店,全区98.4%的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开设“融驿站”,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政务服务。做优政务服务“一件事”,线上支持58项“一件事”在线申报,线下增设“一件事”办理专窗。将水、电、气等服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增设水务一体机。加快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创建工作,荣巷街道在全市首推医保缴纳“掌上办”。

(四)弘扬敬业奉献,提供有“温度”的为民服务

1.优化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拓宽帮办代办方式,在政务大厅和基层为民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通过政银合作平台、一网通办平台,打造帮办代办的“滨湖名片”,为办事群众开通办事“直通车”,进一步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通过岗前培训、远程指导、窗口实战等方式,培养一批能力强、服务优的业务人员,让企业群众“滨”至如归。

畅通热线平台。紧盯区“12345”热线工单,认真完成各类工单派发、处置、协调、督办等各项工作。截至10月19日,共受理各类工单46118件,办结43630件,群众满意率96.06%。开展政情民意数据分析,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诉求集中的信息,第一时间联动分析,将热点问题形成区“12345热线”每日情况小结,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今年完成热线专报31篇、每日情况小结180篇、每日工作动态220篇、区“12345”热线房屋质量类工单情况分析,得到了区领导肯定。

3.拓宽诉求通道。协助区政府督查室梳理筛选市民诉求,经市里审核下派42个微幸福工单,已全部完成,市民满意率100%,切实解决市民群众关切的现实困难,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按照区政府部署,做好“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相关工作的协调、事项诉求办理工作,今年接办各类工单3076件,办结3000件,协调推进重点督办事项6批共20个事项,真正推动民生实事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4.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工作要求,以“差评发现—反馈—整改—问题回访—改进提升—总结经验”工作流程,确保群众评价意见有回应、有落实、有整改、有成效。目前,已实现全区政务服务系统“好差评”全覆盖,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置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1032个,“一事一评”窗口54个,事项212个。今年受理“好差评”整改工单7件,差评整改满意率100%,扫码评价25万余件。

二、2023年工作设想

着力聚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标,紧密结合“五湾五城”战略部署,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整体服务、创新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的能力,为滨湖加快打造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提供更大的改革动能。

(一)聚焦规范,推动行政审批更“精准”

1.实施简政放权和精准赋权。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按照上级部署,加快取消重复审批、不必要审批,巩固提升“证照分离”改革成果,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证明事项等领域推行承诺制,让企业准入后尽快开展经营活动。

2.精准做好事项取消承接下放。持续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许可等管理事项,继续清理精简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事项,努力提高取消下放工作的精准度。

3.严格落实“四级四同”要求。逐步实现同一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要素的统一,为“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夯实基础。

(二)聚焦市场,推动商事登记更“优化”

1.企业开办“一一零”。围绕“一次办好”改革目标,深入开展“企业开办联办”服务,努力实现企业开办“一链条”,“一个工作日”,“零成本”。丰富链条办理范围,集成更多的X元素纳入链条办理范围,丰富企业开办一件事应用场景,实现更多行业更多领域一次办好,实现一个工作日办结常态化。在公章刻制免费、邮寄服务免费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实现开户全免费,让市场主体开办毫无压力。

2.数字审核“智为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按照“一网受理、智能审核”的新服务理念,在滨湖政务微信公众号升级开发企业开办智慧登记小程序“智为您”,提供企业办事指南、智慧演示、智能问答、智慧地图等智慧功能。建立企业开办服务评价制度,实施住所(经营场所)产权核验和智慧商事登记改革,推行线上智能引导、预审智能通过、审查智能提醒、快批秒办的登记模式。

3.多元服务“易企办”。不断完善全流程线上申报、线下专窗便利化服务,推进“易企办”便利化登记服务。在和建设银行启动全市首家“政银合作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基础上,力争与更多银行签署政银合作协议,构建企业开办“1+3+N”(1个区政务服务中心、3个镇街道行政审批局、N个银行网点专窗)通办格局,探索实施营业执照全城通取,最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就近、高效的办事需求。

(三)聚焦项目,推动项目审批更“高效”

1.优化“挂图即作战”。根据项目需求,逐个项目倒排时间表,拟定流程图,实施“挂图作战”。项目启动前召开推进会,根据开工时间,顺排报建手续,倒排报建节点,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具体手续和办理时间。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由相关审批科室人员和项目所在地街道1-2名专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全程协助企业共同办理建设工程审批各项工作。

2.强化“拿地即开工”。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实时跟踪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贯彻落实“三提三即”改革方案,进一步精简环节、减少材料、控制时限,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具体操作流程,按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及时动态更新“拿地即开工”项目库,组织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充分利用“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分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等举措,力争更多项目实现五证联发。

3.深化“工改”质效。进一步优化审批事项和办事指南,规范实施“项目前期策划”,优化提升重大项目“成全助手”服务,压缩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承诺办理时间,优化联合竣工验收,把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从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向前延伸至前期策划生成、向后拓展至不动产登记,推进项目评估论证“再提前”、审批服务“再提效”、验收发证“再提速”,实现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

(四)聚焦融合,推动“一网通办”更“顺畅”

1.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迭代升级“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功能,探索完成“水利保持方案”、“应急预案备案”审批的“即办秒批”,“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证”的证照复用。加快梳理第二批“免证办”事项清单;完善“1+7+78”政务服务全区通办服务体系,再梳理一批基层高频事项实现“通接通办”服务;完善江苏省政务服务滨湖区旗舰店、APP滨湖站点等载体建设,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2.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审批服务一窗口”改革,加强区街联动,确保赋权事项有效承接运行,健全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加强基层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打造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无差别综合受理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拓展,不断丰富镇(街道)为民服务重心、村(社区)便民服务重心的服务内容,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3.加快提升惠企便民服务。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重点围绕全市160项导办事项清单,围绕企业、个人两个生命周期新增10个“一件事”。推动“惠企通”平台应用,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体系,聚焦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补贴事项一次办,逐步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挖掘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尽快形成“线上一张网,线下有大厅,身边有e站”的15分钟政务服务便利服务圈。

(五)聚焦便民,推动政务服务更“满意”

持续提升热线服务满意率。认真完成各类工单派发、处置、协调、督办等各项工作,继续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承办人员专职办的责任体系。同时,密切联系平台与各成员单位,按需求召开成员单位例会,分析社会热点诉求,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全区各级部门和板块积极努力从“办单”向“办事”,从“解释”向“解决”转变,提高办结率,满意率和落实率。
协调推进微幸福民生工程、“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区有关工作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小事纾解,快速办结”的工作理念,确保工单能够真正落地见效,把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以解决具体问题带动面上工作提升,使全体市民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持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继续加强“好差评”工作。加快政务服务办件评价向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延伸,进一步加强“好差评”系统对接,在系统互联互通基础上,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加强政策解读,不断提升“好差评”制度的知晓度、认可度,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开展评价。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对差评处置实行在线监管,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回访、有记录,差评整改满意率100%

文章来源:区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