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首页>荣巷街道>三务公开>党务公开

荣巷街道工会构建“大思政课”模式 筑牢职工思想之基

发布时间:2025-02-11 08:48 [ ]

  近日,荣巷街道工会成功举办了以“构建‘大思政课’模式,筑牢职工思想之基”为主题的“红思荣·思想汇”成果展演活动。此次活动由滨湖区总工会指导,荣巷街道工会委员会主办,滨湖区各乡镇(街道)工会专职主席、荣巷街道各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工会主席、各思政阵地负责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以及各产改企业工会主席共同见证了这一充满思想力量的盛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街道工会在去年“红思荣·思想汇”职工思政教育项目基础上,继续深化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三红一清”思政教育新模式,开展了“红色起源、红色工商、红色思政、清风廉政”一系列构建红色思政教育大课堂项目学习实践活动。

  思政工作显成效,铸魂育人结硕果。本次展演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通过四个独具特色的展演环节,生动展示了红色教育的精神内涵。

  展演一:徐梦影故居“点亮星辰”系列活动带来沉浸式红色教育思政课实践,追寻红色记忆之源,学思践悟再出发。

  展演二:荣毅仁纪念馆情景剧《历史关头的荣毅仁》通过“理论+情景演绎”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荣毅仁先生以实业救国支援新中国的成立和崛起。学习红色工商之魂,奏响“四敢”最强音。

  展演三:文体中心将职工教育全面融入街道各项文体活动中,丰富红色思政之形,增强思政大磁场。原创情景歌曲《荣心传递》将动人的旋律奏响思政教育对职工的关爱与文化滋养。

  展演四:在东大池、梅园清风廉政学习阵地,青年职工深学细悟,通过原创诗歌《清廉说》深植清正廉洁之根,涵养正气清风,为大家带来一场心灵的洗礼。

  无锡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沈晓萍肯定了荣巷街道工会在思政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要求。她指出,“红思荣·思想汇”思德教育品牌,融合了党建联盟单位、属地国企、院校师生等教育资源主体,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单一课堂学习到多元立体教育的转变,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的直观体验,切实起到了凝聚思想共识、集聚精神动能、激发奋进力量的重要作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统揽工会工作,坚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培育打造更多“工”字特色职工文化品牌,大力讲好改革故事、工人故事、劳模故事、工会故事,把“工会事事有思政、干部人人讲思政、工人处处学思政”的要求落到实处,助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新时代职工队伍。

  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四个思政阵地深化签约仪式,包括徐梦影故居、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无锡荣巷历史街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大池清风源等单位的签约代表与街道工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各思政阵地的进一步深化与联动,将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深度的支撑。各方将依托“红思荣·思想汇”平台,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内容,共同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创新实践的良性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培育对象公布。李志军、王岚劳模创新工作室、李伟亮、袁宝良、高先进、张海涛、范君、瞿华鹏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亮相,标志着街道工会在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方面迈出了新步伐。8家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将在今后工作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人才集聚、创新攻关、培育传承”四大功能,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广大职工的创造潜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随后,街道职工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以职工所需、党政所想、工会所能、面向基层、面向会员,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打通联系职工“最后一公里”。

  活动当天,职工们正在参与“咖啡技能微课堂”,不仅提升了职业技能,还增进了职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未来,职工服务中心将持续推动这一系列培训课程,帮助职工提升职业素养,拓宽发展空间,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与满足感。

  本次“红思荣·思想汇”成果展演不仅是对2024年工作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更为未来的职工思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荣巷街道工会立足辖区特色阵地,以“大思政课”为载体,融入丰富多样的活动实践,既有利于激发职工群众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也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开辟了新的路径。这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进一线、到末端的有效抓手,也是探索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滨湖课堂,乃至无锡课堂的有益尝试。

文章来源:荣巷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