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首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2024滨湖区未来能源发展会议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3 13:16 [ ]

  12月18日,以“未来能源·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4滨湖区未来能源发展会议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视频致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国防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张建华致辞。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魏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方磊等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千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曹文彬,区领导孙海东、李平、薛皓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新平,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金钟以及国内核聚变、可持续航空燃料、新能源产业链等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杜祥琬在视频致辞时对可控核聚变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展望未来。他说,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有望在未来成为航空业的主流燃料之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期致力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无锡滨湖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为探索未来能源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期待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双方未来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也相信滨湖新能源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张建华着重介绍了我国核电技术、核能应用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核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坚持做优做强,着力打造先进燃料循环产业体系;要坚持融合拓展,多维赋能核技术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构建核能国际合作共赢格局;要贯彻核安全观,确保核能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江苏作为制造大省,新能源发展基础实、规模大、优势强;无锡新能源产业配套齐全,是中国光伏产业“发源地”;滨湖区紧盯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长三角未来能源发展先行区,令人欣喜与振奋。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探寻产业合作良缘,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金钟从产业资本化的角度解读了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中金公司多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说,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之一,中金公司积极践行金融资本助力绿色能源的国家战略,一方面与各高校积极互动,开展绿色经济、ESG研究体系等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深耕资本市场,今年1-11月累计完成服务绿色发展相关项目交易规模超3900亿元,管理碳中和主题基金规模超百亿元。未来,中金公司将继续发挥好连接资本市场与产业经济的桥梁作用,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伴随绿色能源全产业链客户成长、支持地方政府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建设。

  张千山在致辞时指出,无锡作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先发城市,产业基础雄厚、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条完整,通过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能源形式中积极探索高效利用方式,已成为全国领先拥有风光氢储全品类新能源装备的城市,在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其中,滨湖区在可控核聚变、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极具潜力的未来能源领域锐意进取、探路先行,具有较强竞争力。热忱欢迎各位专家、企业家来无锡和滨湖区开展科学研究和产业孵化,我们将始终擦亮“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营造最优产业生态,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共绘新能源产业美好未来。

  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滨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瞄准“风、光、氢、储、核”等细分赛道,致力推动能源转型“向新而变”,产业升级“向绿而行”。今天的大会专家学者云集、行业精英荟聚,热切期待大家探讨交流前沿热点、碰撞分享创新灵感,以专业视角、前瞻思维为滨湖谋篇布局未来能源产业多提宝贵意见。致力发展可控核聚变、新型储能等新锐赛道的滨湖,将一如既往地为院所、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和最舒心的服务,也诚邀广大行业专家和翘楚关注滨湖、选择滨湖,与滨湖同心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享发展机遇。

  活动现场,多个创新平台揭牌亮相,为滨湖未来能源产业发展聚合高端创新资源。其中,无锡AEM制氢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依托,由无锡市环保集团、江苏帛利恒公司共建。无锡化成生物基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将聚焦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技术委托合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步揭牌的无锡市滨湖区新能低碳发展创新中心,是我区成立的首家“双碳”行业社会组织,将通过导入最前沿的绿色低碳理念与技术,助力滨湖区朝着“3060”目标加速奋进。

  当天,2项战略合作和10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滨湖,涵盖聚变能源、氢能、储能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战略合作均由华立聚能牵头,一项是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签订的未来能源产业装备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更好地开展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推动能源高端装备技术项目快速实现产业化;另一项是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清新能源签订的SAF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工程化、产业化落地集中签约的一批产业化项目亮点纷呈,既有概念验证平台如AEM制氢验证基地项目的落地,也有新型研发机构如中电投低碳研究院长三角分院的涌现,还有钠离子电池研发总部等项目的加持,为滨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新技术成果发布环节,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天然气催化裂解制氢和纳米碳项目、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研发项目等重要成果。未来,这些新技术新项目将为滨湖的绿色经济注入不竭动力源泉。当天,聚焦前沿领域,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分享了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与独到见解。

文章来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