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街道迎晖社区:打造儿童友好社区 建设美好成长家园
发布时间:2024-08-13 11:11 [ 大 中 小 ]
近年来,滨湖区马山街道迎晖社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积极打造“友邻童心·家园迎晖”儿童友好社区品牌。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迎晖社区结合“无废社区”创建、暑托班活动契机,依托家长学校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社区活动,探索儿童欢快成长的N种可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尽享儿童友好的幸福时光。
空间营造,“童”享欢乐
社区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空间需求和兴趣爱好,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改造建设了“室内+户外”的儿童活动空间。室内设有儿童书画室、儿童阅读角、儿童议事厅等共享空间,同时将社区内闲置功能室改造成亲子小屋,增添书架、桌椅,设置了图书漂流点。户外主要打造儿童友好广场,包含科普长廊、篮球场等儿童娱乐场地,满足社区儿童“玩耍娱乐、科普教育、亲子互动”等需求。通过“童言童语”意见征集活动,了解孩子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需求,开展“童心公花园”社区自然空间、“童心绘本馆”社区阅读空间营造活动,让儿童深入参与到社区活动空间的打造中来。
文化赋能,共同成长
社区结合“无废社区”“全民阅读”“七彩假日”等主题,以儿童参与、亲子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垃圾分类小讲堂”“寻迹阖闾·非遗童行”实境课堂、“书画学堂”等文化系列活动10余场,鼓励儿童参与,厚植文化底蕴。借助暑托班非遗课堂,社区志愿者化身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带着家长与儿童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竹编画、扎染、团扇等非遗技艺,为儿童们现场讲解漆扇的历史渊源,让大家共享文化成果,共同守护孩子们幸福美好的童年。
“童”心聚力,建设社区
为更好聆听迎晖儿童的声音,推动社区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社区成立“晖童观察团”,鼓励孩子从自身出发,与成人对话,为社区发话。孩子们就社区内的儿童活动、设施改进、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的氛围中沟通、交流、讨论、协商问题。同时社区积极推进“晖童志愿队”建设,在原有10名儿童志愿者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社区儿童加入队伍,引导社区儿童参与为老志愿服务,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实现社区治理与儿童友好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