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民政局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9 13:55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5-00709 | 生成日期 | 2025-02-19 | 公开日期 | 2025-02-19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滨湖区民政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民政、扶贫、救灾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体制,职能,编制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滨湖区民政局2025年工作计划 |
(一)强化兜底,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一是用足用活政策。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简化材料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提高申办效率,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深入开展扩围增效工作,将符合条件困难对象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坚决防止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漏底”情况发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有效衔接社会救助,切实兜住低、兜准低、兜好底。二是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主动发现摸排,推动基层常态性走访,确保生活有人保障、弱者有人照料。完善社会救助审核确认“一事一议”制度,更好解决个案问题。加强信息平台应用,指导各层级熟悉办理流程。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治理,持续关注“人情保”“关系保”“漏保”等问题,及时化解社会救助领域信访矛盾。三是持续深化综合帮扶。实施多维度保障体系,联合基层开展温情帮扶和医疗救助工作,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有效衔接,助推“物质+服务”提档升级。采取电话沟通、实地入户等形式,梳理评估困难对象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做好探访记录和跟踪回访。四是持续强化动态监测。积极推广APP的使用,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全流程进程可控,通过监测预警、数据赋能,实现信息聚合共享、效率提升。通过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等,及时处理预警线索,提升比对结果运用,夯实精准救助基础和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五是落实残障帮扶措施。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力度,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确保精准发放率达到100%。持续探索推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挥省级示范点的示范效应,推动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创建。
(二)强化保障,精细养老服务标准。
一是优化“老有所养”服务供给格局。强化社区养老服务监督管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应评尽评率100%、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到位率100%。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扩大照护服务供给,增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确保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100%、养老机构等级应评尽评率100%。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稳步提高在岗养老护理员技能认定通过率和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社会工作者配比,满足机构养老多样化需求。二是建设“老有所依”老年友好社会。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困难老年群体帮扶。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探访活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达成率100%,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应享尽享率100%。规范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能力评估应评尽评率100%,优化惠老助餐服务供给,开展区域性助餐中心提升优化,将助餐服务延伸至“楼道边”“家门口”,助餐服务机构等级评定率100%。三是构建“老有所安”机构安全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指导养老机构定期举行演练,提升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引导养老机构有序推进防范非法集资的集中宣传,维护行业良好生态。四是激活“老有所为”养老市场潜力。积极培育养老消费增长点,建成不少于1家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促进业态融合升级,以“泰康养老”为标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开展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机构强化合作,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比例,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梯队。
(三)强化创新,抓实社会组织建设
一是持续督导公益创投项目实施。完成创投二期项目实施和结项评估,加强对项目委托承办方工作成效的监管,确保创投项目取得既定成效。二是抓实社会公益创新推广点建设。充分整合链接社会优势资源,探索场景空间“微设计、微营造、微创新”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落实打造3个区级社会公益创新推广点。推出首批具有滨湖公益特色,为居民提供集生活服务、就业帮扶、文化传播、助农发展、参观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体阵地。三是扎实开展社会组织监管抽查。对区域内登记的社会组织开展抽查工作,落实双重管理,强化综合监管,重点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全面完成年度社会组织抽查工作。
(四)强化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深化殡葬监管服务。推动公益性、经营性公墓进一步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强化山区林地殡葬整治长效管理,严防私埋乱葬“回潮”现象发生。二是规范区划地名管理。做好历史地名保护和宣传,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强化边界管理,做好界线联检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建设。三是依法做好婚姻服务。继续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婚姻家庭辅导、常态化开展结婚颁证服务等工作。进社区开展集中补领婚姻登记证和集中补办结婚登记工作,完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满足婚姻登记数据共享应用需求。整合资源,引入社会组织,优化跟踪辅导,提高婚姻家庭辅导质量。利用滨湖区旅游资源,发挥婚姻登记颁证基地作用,举办各类集体活动,提升“和合”婚姻文化品牌影响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