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 > 互动交流 > 热点回应 > 回应关切

马山街道引入社会力量,创新养老助餐模式

发布日期:2025-10-27 10:11发布机构:滨湖区人民政府

  23日午饭时间,滨湖区马山街道峰影社区76岁的居民郭金福走进了沿街的笼兴记小笼馄饨店。“自从这家店加入‘幸福餐厅’,我们经常来换换口味,实惠又好吃!”老郭边吃边说。

  西向湖湾的马山街道,户籍人口近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8000人,占比33.7%。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人们对助餐的需求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多样”转变。为精准对接这一需求,今年9月,马山街道创新举行“幸福餐厅”助餐点双选路演,7+7私家饭堂、笼兴记小笼馄饨店、聚缘秀餐饮等3家本地社会餐饮企业加入助老队伍,让老人们的“饭盘子”有了更多新选择。

  位于梅梁路32号的笼兴记是一家经营了近10年的老店,店面虽不大,却透着烟火气。记者走进店门,门头显眼处设置了“马山街道幸福餐厅”标识,助餐补贴标准、用餐时间、套餐价格等信息一一列出。

  “之前菜单字太小,每次点餐都得让老板念,麻烦得很。”郭金福指着桌上的菜单说。记者注意到,这份专为老人定制的菜单用A3纸打印,红底黑字格外醒目,共推出5款套餐——汤馄饨、拌馄饨、红汤辣馄饨、汤面、拌面,每款套餐里还有3—6种口味可选,鲜肉、荠菜、虾仁等馅料满足不同老人的喜好。

  店铺老板王帅坦言,自从10月初加入“幸福餐厅”后,来吃饭的老人占了每天客流的三分之一。最初店里用的是常规小字体菜单,老人们点餐时常常因看不清而犯难,察觉到问题后,店铺立刻定制了大字体菜单,还专为老人调整了点餐系统,简化点餐流程。

  这边笼兴记在细节上“贴心”,那边7+7私家饭堂则从“分量”上琢磨出新招——推出半份菜。记者走进这家餐厅时,饭香扑面而来,蒸南瓜、干锅豆腐、清炒时蔬、砂锅鸡块……各类菜品铺满展示区,色泽鲜亮。

  “老年人胃口普遍不大,一份菜吃不完容易浪费。”厨师长刘洪亮解释,半份菜推出后,老人花同样的钱能多尝一两样菜,既满足味蕾,又省了钱。正在取餐的李孝肃举着餐盘向记者展示:“我今天点了烩三鲜、面筋塞肉、番茄炒蛋、白菜豆腐,都是半份,再配一碗米饭,只要5块钱,吃得舒服又不浪费。”

  今年以来,马山街道广泛开展助餐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助餐工作,社会餐饮企业积极发力,本土工业企业也主动为养老助餐“添柴”。辖区内的无锡佳龙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方盛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积极响应,捐款近百万元,为区域养老助餐工作注入力量。

  马山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捐款将用在“幸福餐厅”的设施更新、菜品升级上,让老人们吃得更舒心。未来还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助老餐不仅有“温度”,更有“广度”和“深度”。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