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心工作专栏 > 工作报告及推进情况

区数据局2024年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发布日期:2025-04-21 14:01发布机构:区数据局

 

(一)深化数字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1.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开展数据治理攻坚行动,制定《滨湖区争创无锡市区级政务数据综合治理试点区实施方案》,构建“5+5+5”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滨湖区公共数据资源共享门户,进一步畅通公共数据共享利用渠道。在全省率先制定《滨湖区数据要素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据交易分中心、锡数交滨湖分中心、汇创数据要素产业园挂牌成立,新增数商企业11家、数据产品15个,依托房冠物业停车数据实现数据交易零的突破。

2.释放数字经济效能。1-10月,滨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幅势头较好,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库企业数232家,实现营业收入186.80亿元,同比增速9.97%。建成数字经济特色园区3个,入驻企业54家。全区在建数字经济特色园区1个,规划中数字经济特色园区3个。“经济云大脑”一网同治项目、拈花云智慧文旅云平台和北斗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用房项目3个项目纳入“全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和重点工程培育项目”市级上报参选目录。

3.加快数实融合步伐。率先建成全市唯一经济运行治理平台——“经济云大脑”,多维度展现各领域经济运行情况,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全区经济运行分析决策,获评国家级奖项3项,省数据局主要领导来锡期间对“经济云大脑”的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数字滨湖”平台数据安全防护方案获省委网信办组织开展的2024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认定。目前,我区共有18个场景接入市级城运体系,接入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4.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打造具有滨湖特色亮点的锡企服务滨湖区旗舰店,实现政策归集率、政策解读完成率和常见问题解答配置率100%。推进高频事项一平台建设,高频业务认领率100%。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实现与上海静安区、长宁区政务服务的互联互通,完成首例业务异地办理。持续拓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应用场景,实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医生、护士执业资格证等事项的电子印章调用。

(二)坚持便捷导向,优化营商环境

1.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将国家部署的21个及省级部署的8个重点事项纳入线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窗,提供“一件事”集成服务。广泛宣传“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宣传以及业务指导,引导传统办件向“一件事一次办”转变,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占比率和办结率不断提升。就业登记、军人退役、结婚等“一件事”办件量保持全市前列。

2.优化服务提升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落实“一次办”“零费用”“0.5日办结”服务模式,提供免费刻章服务4423次,邮寄执照、通知书服务70余次,完成经营主体“集群登记”2家。开通4个“个转企”登记专窗,积极扶持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办理“个转企”登记29家。实现全区企业全生命周期网办,开业网办率95%,其他类50%,手机版电子执照下载率96%,有效解决企业办事“往返跑”问题。

3.深化工程审批改革,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协同资规滨湖分局常态化开展“多测合一”,将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多项测绘业务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绘项目,136个项目运用“多测合一”完成多项测绘。对办理了一张施工许可证,但涉及多个单位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划分为若干单位(子单位)工程,单独或合并组织竣工验收,提前对接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竣工验收备案的同时,核发不动产权证,有效节省了项目开发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三)注重区域联动,创新治理模式

1.“数智赋能”建平台。持续深化区城市事件平台(“滨湖智耳”)建设,作为全市首创,创新性地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与“12345”热线处置机制相融合,基层遇到难以单独处置的12345工单时,可一键线上发起“吹哨”,相关部门线下“报到”,以平台为支点撬动全区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你呼我应”解难题。2024年以来,依托滨湖区城市事件平台“吹哨报到”2.0版本,已协调推进“12345”热线中有关房屋质量维修、充值消费纠纷、油烟噪音扰民、产证办理疑难等10多项基层治理难题的妥善解决。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深化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注点赞滨湖该项数字化减负的创新探索。

3.“组合打法”强治理。逐步形成“市—区—街道(镇)—社区(村)”的四级城运点调体系,构建城市运行管理的“滨湖智脑”,同时,推进“吹哨报到”“五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各类事件的上下协同处置。“智脑”“智耳”组合成城市治理的“数字打法”,把数据下沉到基层、赋能到末梢、应用到日常,实现为基层减负增效、为治理添砖加瓦。

4.“未诉先办”助辅政。对各类诉求事件进行常态化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强化梳理苗头性、典型性、高频共性等诉求问题,撰写安全隐患、防汛防台、劳动欠薪、拆迁安置等专题领域的热线诉求报告,供领导和职能部门做决策参考,助推事件处置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2024年以来累计制发日报24份、周报47份、专报10份,获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