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专栏 > 常见问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问题和挑战

发布日期:2025-02-24 11:25发布机构:马山街道

(一)引进培养人才问题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在人才报酬和升迁等待遇上,存在一定短板,从而存在人才招聘困难、人才流失率较高等问题。此外,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较为特殊,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偏门专业等,而这类人才的供给相对不足,导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人才匹配难度提高。

总之,在人才问题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在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动频繁、人才流失较大、人才效益不高等现象。如果没有较高的企业福利支撑,人才没有得到理想的报酬,或者不是人才感兴趣的行业,制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缺乏问题就始终存在。

招到人才是第一步,是否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则是另一个问题。与同行业大中型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更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对口专业人才的入职率较低。如果不能做好人才的培训、培养,就很难让人才尽快适应工作、发挥出最大潜能。

(二)融资难问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研发投入占比大,而研发资金的回收周期又很长,再加上生产、营销等方面需要,经常发生急需融资的情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

首先,在银行贷款渠道方面,商业银行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又普遍缺少抵押物。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与中小企业经营特点错位,使得商业银行对高风险、低利润的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从而导致信贷审批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尤其是续贷时,商业银行一般只会在偿还旧贷后,才会发放新贷,致使银行出现惜贷现象。

其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扩大销售发生赊销,产生一定量的应收账款,导致资金紧张。因此,加强对内部闲置资金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

此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很难做到科学、准确地预测当前的资金需要量,也很难精确地计算不同融资方式可能发生的融资成本及资金成本,从而未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将导致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金融和投资机构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持慎重态度,造成其资金来源有时依赖自筹或借款。利用商业信用这种以流动负债形式为主的融资方式,需建立在长期良好的信用合作关系基础上。如果经常产生挂账,会影响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陷入纠纷继而影响后续业务开展。

(三)市场竞争及变化带来的挑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本身其市场容量就有一定局限,如果再有较多的竞争对手,包括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其他同业企业等,会导致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如果由于国内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市场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波动,贸易规则、行业标准、监管措施等不确定性,都会带来挑战。国际贸易摩擦,全球产业链重构等,在提供市场机会和空间的同时,也会带来市场风险。需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自给自足的步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等,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多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拓展市场领域和渠道,帮助其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因为市场竞争对手同样也会受益于新技术应用后的各种好处,获得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四)所属地域差异带来的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区域优势和先发政策优势等原因,发展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要快一些;而且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吸引人才和资金聚集,不断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近十年来,南北经济发展也有明显的区域差距,南方整体发展速度超过了北方。而在同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得益于国家或省级的发展战略,对周边地区又有绝对的优势。这种发展态势叠加各地资源禀赋、人文历史遗留的问题等因素一起作用,使得各地的制度环境、政策导向、激励方式和扶持力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从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特点能够得出,未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布还是会以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粤港澳为主,因为它们的产业链基础好。而像西安、武汉、合肥等地的技术条件并不差,但在应用端,机会相比长三角和粤港澳较少。产业集聚度、资金和人才的相对劣势地位,以及营商环境的不同,使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非中心城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结构等方面面临很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