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区科技局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0 10:42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4-06960 生成日期 2025-02-10 公开日期 2025-02-1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滨湖区科技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科技、教育 主题(二级) 科技 关键词 规划,科学,技术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区科技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科技局将紧扣“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等重大要求,着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载体平台建设、院所经济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创新生态优化等重点工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一)突出企业引培,育强高层次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角地位、大梁作用,加强科创企业的本土培育和外部引进,加快打造多元化创新企业集群。强化引育结合。充分发挥众创空间、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专业化的孵化引育作用,强化外部招引、源头孵化、内部培育的科技招商服务体系;突出到期老高企申报动员,做好2024年审核未通过的企业和新申报的企业跟踪,全力挖掘培育新引进企业,提前谋划明后年创新型企业培育。强化技术攻关。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二)突出形神兼备,构筑高品质科创空间。高标准建设科创载体,高水平打造重大创新平台,体系化布局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做优做强科技创新资源。高标准推进科创载体建设。按照有主导产业、有创新平台、有投资基金、有专业团队、有配套设施的“五有”标准,推动全区科创载体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锡芯谷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高水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支持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高效平稳运行,大力推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南大“擎天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科创飞地建设。强化飞地项目招引功能,精准引进与滨湖产业适配性强的科技成果、人才及项目。

  (三)突出成果转化,发展高能级院所经济。落实校地院地合作共建机制,健全“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支撑体系。深化协同创新。瞄准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领域,主动对接沟通重点高校院所及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推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技术成果在滨湖转化和产业化。精准开展产业供需对接,积极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加强服务保障。提速项目建设。优先保障院所产业化用地需求,进一步明确项目落地时限、协调事项,确保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以重大项目建成落地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四)突出要素保障,营造高水平科创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新型科创服务生态。增强政策“支撑力”。坚持把强化政策供给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完善《滨湖区加快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政策意见2.0版》等产业专项政策,优化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加快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增强人才“吸附力”。优化实施“滨湖之光4.0”人才政策,开拓招商路径,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品牌打造,依托“智汇滨湖·共创共赢”“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等品牌效应,与国家级学会、国际顶尖名校建立畅联渠道,积极对接优质国际创新创业资源。增强金融“保障力”。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针对重点行业推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

文章来源:滨湖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