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1月12日,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2024年,太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30年来首次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流域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
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在参加2023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询问太湖的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举全省之力,创生态之湖。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持续推进控源截污、源头治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太湖流域五市和省各有关部门强化项目引领,2024年全年实施治太项目560个,年度投资达331亿元,其中常州、无锡年度投资额均超百亿元。
太湖的“前置库”长荡湖是围网养殖发源地之一,一度密布排污企业。“最严重的时候,湖水都是黑的。”住在附近的村民陆家祥回忆。1月2日,记者来到长荡湖边,这里早已不见围网,水鸟掠过湖面,“生产湖”蝶变成“生态湖”。
“湖泊治理是世界级难题。太湖是大型浅水性湖泊,流域人口密集、城镇密集、产业密集,开展湖泊治理,其难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
2024年,太湖完成生态清淤635万立方米、打捞蓝藻172万吨,蓝藻发生强度持续减轻,上半年首次未监测到水华。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说,将进一步优化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强化入湖河流系统治理,不断巩固提升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 |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隐私安全|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版权所有: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苏ICP备08115729号-2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842 网站标识码:320211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