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埭村2024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11 14:23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4-03193 | 生成日期 | 2024-07-11 | 公开日期 | 2024-07-11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胡埭镇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级)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关键词 | 规划,经济,产业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胡埭村2024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
2024年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依托“和美生活 幸福胡埭”的品牌形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现将胡埭村半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半年度工作情况
1、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思想建设方面,先后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一把手”上党课、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邀请滨湖区党校讲师王玉影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与授课,严格抓好村党总支和各支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帮助党员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党组织发展方面,今年以来,胡埭村新增2名发展对象,为胡埭村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胡埭党组织的新生力量。目前党总支下辖13个党支部,共226名党员。组织建设方面,组织开展“生动党课在田间 奏响春耕“进行曲”胡埭村“田间党课”主题活动,以《绿野春耕,生态先行——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为主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深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退休党员干部、党建联盟共建单位进行走访慰问,深入交流情谊,同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赠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龙腾四海寻年味 巧手花式迎新春”迎新春活动,大力弘扬了优良传统,营造和谐温馨的幸福氛围;“新春送祝福 共叙鱼水情”结对共建活动,携手推进双拥工作新局面;“品汤圆·猜灯谜·学廉洁”元宵活动,欢聚一堂,共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极对接新媒体资源,大力依托“学习强国”、“无锡先锋”等平台开展党组织活动,组织党员分享体会党的先进理论、时政热点,并利用党总支公众号进一步加强党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党的理论成果深入人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学习矩阵,先后在公众号上发布冬训学习、党纪学习教育30余次理论学习内容,以点带面、辐射群体,实现理论学习教育受教面纵横交错、全员覆盖。加大合作共建力度,拓展共建单位,新增党建联盟单位2个。与武警第二机动某支队连队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新春走访慰问退伍老兵,共话军民鱼水情;与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廉政建设方面,结合党章、《条例》,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村级经济平稳运行。1-5月,规上企业产值93735万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村级经济平稳发展,村委加强服务意识,积极协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根据镇相关文件精神,合理调优了土地租金和房屋租金,提高了资产收益。村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服务,主要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政策扶持、职工子女就学等方面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精细管理。
3、民生实事全面保障。民政方面,今年以来,参与“福村宝”医疗补助项目2341人,达到全村户籍人口的63.94%。胡埭村现有80周岁以上老人129人,90周岁以上老人13人全部完成尊老金办理,完成全村112名老人办理居家援助服务。为52名残疾人开展体检、助残日走访、免费旅游、残疾人免费器具发放等活动,完成4名困境儿童慰问走访。卫计与妇联方面,完成两癌筛查工作317人,组织辖区内妇女代表开展“花漾三月 趣绣芬芳”三八妇女节活动,开展“家庭医生”医生进社区活动。民兵与退役军人方面,完成网上兵役登记报名工作,参加基干民兵点验,完成3名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对企退军转干部及烈士家属许仲良进行走访慰问。社区治理方面,社区工作站、残疾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年检工作,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创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乐龄驿站、幸福家园社会化运营,实现全人群服务、全类别服务。现有慈善帮扶项目5个,包括助残服务项目、为老服务项目、特殊人群关爱项目(癌症患者)、未成年人保护 “G联盟”项目、新市民子女增能项目。全年预计开展活动170场,涵盖老中青三代,服务人数共计1500余人次。民生工程方面,开展花汇“蜕变焕新”幸福“旧地升温”项目,改造提升花汇新村公共设施,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完成“老街天然气铺设”项目,启动天然气通气工作。
4、安全生产主动作为。企业方面,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胡埭村现有企业120家,全面开展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企业300余次,累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0余条,整改率97%。商铺安全方面,胡埭村现有商铺400余家,其中餐饮业112余家,开展无证无照核酸检测专项行动,持续统筹兼顾食品、消防、交通、燃气等各项安全工作。群租房方面,上半年对辖区内的群租房进行的全面的检查,收缴燃气瓶15余个,发放逃生三件套30余件,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增强房东、中介、租客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5、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河道方面,聘请第三方对辖区河道进行常态化保洁,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全面加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及时打捞河面漂浮物、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村庄环境方面,聘请第三方对辖区村庄进行日常维护、保洁,对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加快推动老旧小区公共设施改造。保持自然村村庄环境与老镇街区常态化保洁,从村庄风貌、垃圾处置、水环境管护、公厕管护、道路管护、路灯管护、村庄绿化、田容田貌等方面进行实时整改。文明实践方面,依托花汇新村129号“无锡市三星级楼道”的形象,为楼道治理注入持续的生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以扮靓楼道微空间来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邻里和谐、倡导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社区。依托西河头公园“江苏最美乡村健身公园”的形象,打造专属居民的“幸福家园”,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6、综合治理深化联动。联合法律顾问、社区民警开展法治宣传,针对地区内多发电信诈骗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开展专题反诈宣传。
经济普查基本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即将结束,已完成辖区内企业信息采集504家,采集率100%,个体户信息采集12家,采集率100%。按照要求依法普查、上门采集、确保真实,充分了解辖区内企业、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为各类企业和单位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经营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村志编纂工作稳步推进。自《胡埭村志》编纂启动以来,每月不定期召开村志编纂推进会议,尽力发动辖区内居民代表、楼组长、妇女队长、乡贤、离退休老干部及各界力量,着力提升编纂水平,确保村志编纂如期推进、高效完成,展现胡埭村特有地方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不够深入。二是生态农业建设有待完善。三是党建引领治理方面创新不足。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措施
下半年村委将围绕镇村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结合年度目标任务,抓项目推进、促目标完成、争资金荣誉、保取得实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推动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完善党建工作档案台账,深化“幸福DNA”党建品牌建设,围绕西河头“幸福家园”阵地和百家田园“红耕FARM”实境课堂挖深潜力,加强党建联盟阵地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发展新鲜血液,以点带面拓展红色阵地覆盖面。以西河头公园内退役军人服务站、优抚之家为依托,情系老兵,发扬胡埭村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
(二)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优化企业间互通共享的交流平台,强化村属企业间上下游配套联系、经验共享、政策互通和优势互补;继续扩大以商引商优势,不断拓展我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后劲。
(三)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竣工见效。对花汇新村小区内道路进行黑色化改造,对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等进行改造更新提升,提高小区整体形象。重新铺设胡埭村南新街、西新街雨污分流管网,便于污水与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解决雨污管道渗漏的问题。
(四)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美、村更美”的良好生活环境。
(五)推动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全面掌握全村安全生产动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推进安全教育进企业,深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六)推动综合治理持续向好。发挥综治网格化作用,完善综治网格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为综治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纵深,管控重点人群,加强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注重源头预防和重大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完成一个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七)推进村志编纂振兴乡村文化。将进一步以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胡埭村的“乡村价值”,弘扬传承胡埭村优秀历史文化,挖掘为胡埭村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将其人物事迹、精神面貌以动人篇章写进村志,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