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治太警示片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发布时间:2024-06-28 09:57 [ 大 中 小 ]
一、关于省治太警示片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2024年4月25日,胡埭镇南新街“管网建设不到位,生活污水通过雨水口直排直湖港支浜”问题被列入2023年太湖水污染治理环境问题警示片。对此,我镇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制定明确的整改方案,进一步深化整改举措,坚决补齐短板,从根本上消除污水入河风险。
(一)突出立行立改。一方面紧密围绕警示片所揭示的问题,于2023年12月开展了第一轮疏通养护及溯源排查,完成错接、漏接、污水私接点位整改33处,在部分易发生倾倒区域设置倾倒井7处,同时镇村两级联合开展规范排水专题宣传,强化雨污分流意识。另一方面,针对市攻坚办反馈的11项问题清单,管网私接、污水散排等9项问题立行立改到位,剩余2个问题涉及工程改造,已制定详细修复方案,预计7月底前完成。
(二)深化溯源排查。通过2024年初纳入年度计划的陆区港(叶家桥—直湖港段)雨污管网专项排查整治工程,结合陆区港清淤工程,深度溯源排查河面以下排口及管网问题,排查出24个问题点位,管网缺陷、私接、漏接等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三)完善基础设施。从基础提升着手,为彻底解决因管网等基础设施老旧,管网缺陷易发、多发造成的后续河道问题,计划开展南新街片区雨污管网整体性翻建工程,对片区内约1800米雨、污水管网按照最新技术规范进行翻建更新。目前工程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预计7月初开工,9月底前完成施工整改。
二、直湖港沿线整治情况
直湖港胡埭段长7.5公里,涉及支浜18条,直湖港及一、二级支浜共设有雨排口园区内353个,镇区82个。对直湖港及一、二级支浜问题排口开展全面的溯源排查后,发现园区、老镇区、商业街管网老化渗漏现象较为严峻。为此,我镇以太湖治理工程为抓手,力争到2025年底完成直湖港(胡埭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个项目,一体推进全域水环境及治水能力改善提升。
(一)统筹流域面生态治理。一是加速构建沿线支浜健康、高效的水生态循环体系,实施直湖港西侧畅流活水工程,目前项目正在招标阶段;二是持续提升河容岸貌,加快推进直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二期项目、陆区港及其支浜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工,打造生态、生活融合互促的直湖港全流域治理新样板,争创新沟河(直湖港)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项目;三是着力建设高效循环、绿色节水的农业生态处理系统,生态化改造直湖港沿线农田700余亩,龙延村农田设施改造工程和姚家农田退水回用项目已顺利完工,有效促进了农田退水就地循环回用,切实提升了农业面源治污成效。
(二)深化生活区控源截污。聚焦基础建设效能提升,确保排水系统高效运行。一是聚焦老镇区,对农贸市场、安置房小区等进行管网改造,实施陆区港(叶家桥-直湖港段)雨污管网专项排查整治,预计9月底完工,下半年着手开展马鞍苑、立人花园4个小区内部管网整治;二是聚焦商业街,对商户及周边道路管段、管井全面改造,实施富安商业街雨污水管网整治项目,目前西片项目已基本完工,下半年着手实施东片项目;三是聚焦安置房小区,对小区立管及其落地去向进行排查整改,实施直湖港周边住宅小区立管排查整治项目,预计7月底前完成整改。
(三)狠抓企业端专项整治。全线推进共建板块园区、企业内部管网整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实现工业园区“污水不入河,外水不进管”。针对重点支浜河道周边企业滚动开展溯源排查,共发现存在问题企业299家。选取问题较突出的143家企业,共分3个批次部署管网整改事项。同步开展20个共建板块园区的整治工作,明确园区管理责任,其中6个园区已完成整改,其余确保年底前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阶段,胡埭镇将继续深化直湖港水系综合整治,利用3—5年时间,推进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不断提升水环境保护水平。
(一)加快生态修复。围绕“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等目标,全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落实直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三期项目,完成直湖港(钱胡路—胡埭大桥段)两岸18万平方米生态绿化建设,全面提升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环境、景观绿化、人文底蕴和形象秩序水平。
(二)构建三维智管。一方面,针对地下管网,建设地面场景、雨污管线及附属设施开展三维建模,综合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模型。支撑“规、建、管”全局把握,直观分析管网覆盖、空白区、隐患点等,帮助科学决策后续雨污水管线综合改建工程,形成综合管线管理的数字化空间基础。另一方面,针对河道雨排口,灵活运用“低空经济”监管效能,补齐排口监管盲区。不断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设备开展排口常态化巡检,切实提高污染溯源时效性和精准度。
(三)规划倍增处能。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胡埭污水处理厂,优化城市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推进污水厂扩容,扩建规模2.7万m3/d,形成5万m3/d的处理规模,满足近远期污水收集需求,推动形成污水处理能力适度超前、管网及泵站能级提升的良好格局。目前,已初步确认产区及排水口选址,计划2024年三季度完成方案论证,四季度正式启动实施,2026年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