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 抢进度 扩投资 奏响全年收官“冲锋号” 滨湖区举行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
发布时间:2023-11-15 11:12 [ 大 中 小 ]
信息索引号 | 014028901/2023-10009 | 生成日期 | 2023-11-15 | 公开日期 | 2023-11-15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改革委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级) | 重大项目建设 | 关键词 | 投资,项目,公开 |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滨湖区举行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 |
立冬过后,滨湖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热度不减。11月13日下午,滨湖区举行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区委书记孙海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率队实地观摩9个重大产业项目,近距离感受滨湖凝心聚力大抓项目的劲头和热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虹路、区政协主席宋晓等领导同志一同观摩。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好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半天时间内,与会人员进园区、下车间,晒进度、比效率。目之所及,一个个项目抢抓四季度施工生产“黄金期”,发展提速的火热图景不断涌现;耳之所闻,比学赶超的奋进之音铿锵有力,齐声奏响全年收官“冲锋号”。
项目观摩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五大经济”新成果。
绿色经济有活力
无锡鑫盛换热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度假区存量换热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此次观摩的鑫盛换热器年产20万套流体与热管理系统智能工厂项目,目前已启动试生产。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地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配套产业链。
院所经济有生机
位于山水城的航空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试验及配套保障条件建设项目(三期),建成后将与中航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研发中心一期、二期合为一体,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雷达与电子设备研发基地,业务产值将达50亿元。
总部经济有亮点
入驻河埒街道运河湾·现代产业发展中心的无锡中德伯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食品安全领域检测技术及产品开发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德生物集团的全国总部,集办公、研发、生产、销售中心于一体,预计年销售额将超2亿元。
数字经济有支撑
同在河埒街道的无锡有态度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的三维可视化研发和应用,战略性布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业务板块,已与一众知名企业在数字监管平台等领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平台经济有突破
位于蠡园开发区的采木网是一家木材行业O2O模式下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线下线上双品牌双平台深度融合,构建平台经济新生态。该项目所属的江苏采木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上榜“2023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截至今年10月,已实现销售额56亿元。
在企业展厅、智能车间、办公区域等处,与会人员不时驻足停留,详细询问业务合作、人才储备、核心技术、产品订单等情况。在了解最新进展后,孙海东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锚定“五大经济”新赛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融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聚力把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带动高端资源纷至沓来,激发产业发展乘数效应。
焕新存量,拓展增量,打造更高品质产业空间。位于蠡湖街道的蠡湖金慧智谷创业园项目通过园区改造升级,盘活闲置资源,导入优质项目、优质企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荣巷街道梅园都市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采取改造招引同步走的模式,吸引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签约落户;落地胡埭镇的粤浦·富安智造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实施,拟建36栋生产研发及企业配套服务用房。目前,该项目一期主体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每到一处,与会人员询问了解项目进展特别是产业导入、招商引资等情况。“优质产业空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承载。”孙海东强调,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谋深谋细产业赛道,加快形成产业园区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格局,持续放大以园聚链、以链集群的效应,更好助力滨湖产业能级跃升。
文脉赓续,老街焕新。由区国投公司负责推进的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通过对产业、文化、社区等多个方面整体策划,聚焦招引科创、金融、商业文旅总部,打造商务办公、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型历史文化街区。孙海东在听取项目情况汇报后强调,要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开发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实现文化传承保护和商业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随后,与会人员还一同走进荣毅仁纪念馆,体验多元化的展陈场景、数字化的展陈技术,对荣馆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孙海东要求,要进一步拓宽资源渠道,丰富馆藏物品,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营造交互性强、沉浸感足的展陈氛围,让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孙海东在观摩时强调:
项目为王是贯穿滨湖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要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依托项目固链、创新强链、龙头引链,带动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经济发展。
要着力提高投资支撑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推动资源向项目聚焦、力量向项目聚拢,切实发挥好重大项目专班作用,列清推进时间节点,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助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
要持续释放招商新活力。始终保持对前沿技术、前沿趋势的较高敏锐度,围绕“543”产业和“五大经济”关键领域、细分赛道,打通各类招商渠道,广泛撬动社会资源、挖掘招商信息,带着载体空间、产业和人才政策等一揽子招商“工具包”,精准对接投资意向,促使更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新面孔”在滨湖亮相。
要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速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主体培育,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进科技企业、上市企业集群不断壮大,真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做强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