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心工作专栏 > 保障服务及发布会

应势而谋 滨湖蹄疾步稳走好“科创路”

发布日期:2023-10-13 16:57发布机构:滨湖区人民政府

  在最近出炉的2023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滨湖企业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采木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荣登“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江苏民营企业百强榜中,卓胜微电子、药明生物、贝斯特等滨湖企业身影也备受瞩目。 

  上榜,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滨湖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印证。

  起势:政策引领,搭建广阔科创舞台

  早在今年年初,滨湖紧紧围绕企业“上量、上规、上云、上市、上榜”五个方面,制定并实施了《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滨湖持续优化产业政策,将太湖湾科创带政策意见升级为2.0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全方位扶持,其中还特别新增了对合成生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赛道的支持引导,为滨湖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新的竞争优势。 

  在不断优化的政策引领下,一组数据彰显了今年以来滨湖区企业引育的深厚功力和潜力:全区落户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1097个,同比增加37.6%,其中科技型企业768家,同比增加87.3%;组织申报市“三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15家、450家。此外,28家企业入围2023年度首批星级上云企业,2家企业成功上市,新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创历年新高。1-9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1%、保持全市最高。一串串数字令人眼前一亮,也折射出滨湖企业奔赴科技创新“星辰大海”的良好势头。

  聚势:产业迭代,向新项目要新质生产力

  在今年召开的区委五届五次全会上,滨湖区委对照省委、市委全会作出“十个聚焦”的具体部署,特别强调了要在“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强担当、作贡献,以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推动滨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迭代是推进内涵式增长的重要路径,而项目在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牵引力。从滨湖全区范围来看,“8+8+N”招商体系所对应的板块、部门、单位都以大项目、好项目为突破口,火力全开、各显神通,一手抓“543”产业壮群强链,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力促产业整体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眼下已至金秋,滨湖签约活动不断,好消息也接连不断。一方面,院地合作之花绽放出科技创新的美丽芬芳:龙江广瀚燃气轮机项目、国家级船舶动力电力试验基地项目的签约掷地有声,中航光电无锡分公司揭牌成立也为推动滨湖院所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的能量。另一方面,企地合作之果积蓄了未来发展的创新动能:引入先进制程半导体高端光刻胶项目、新型MOFs固态吸附储氢材料等尖端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东图智联汽车零部件数字化产业基地项目和星路微芯片总部、采木网总部项目等。截至目前,滨湖已提前完成市级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但发展的紧迫感仍然催人奋进,在即将举行的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滨湖还将迎来一批新的合作伙伴,并落地一批新的项目,持续树牢“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打造“聚树成林”的产业生态。

  乘势:空间赋能,抢占科创前沿赛道

  滨湖不仅在项目上持续发力,还在空间上进行了深度布局,以“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为导向,深化房屋征收和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工作,推动土地化零为整、形成成片连片效应,全力打好用地保障“主动仗”。同时稳步推进“工业上楼”和科创载体建设,打造垂直产业空间。 

  其实垂直产业空间对滨湖而言并不陌生,并且早有先例。时间追溯到1992年,蠡园开发区创业园建设了5层标准厂房与沿马路7层办公用房结合使用,开始了初代版“工业上楼”的探索。如今,从孵化器、加速器,到一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园区载体,滨湖科创矩阵持续进阶的脉络串珠成链、一路浮现,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拓展了空间、强化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