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救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临时性,当享受保障的家庭人口数增减、收入变化等超过规定的保障标准,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情形
答: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可按照两种情形给予保障:
(1)按户保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户主、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校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以及同一户籍下与申请人共同生活且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的人,符合条件的整户纳入低保范围。
(2)按人保障:符合以下三类条件之一的个人经申请,可单独纳入低保范围:①低收入家庭中持有残联核发的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级智力残疾人、三级精神残疾人;②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患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认定的门诊特殊病种患者;③脱离家庭、在宗教活动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的,且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低收入家庭是指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家庭人均收入高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我市相关规定的家庭。
3.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条件
答:(1)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1年7月1日起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060元);(2)家庭财产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
4.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1)申请表;(2)户口簿、居民身份证;(3)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个人诚信承诺书;(4)不能通过政府间信息共享获取的家庭经济状况信息。
5.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程序
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低收入家庭中符合单人保条件的个人提出申请→村(社区)协助受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调查→入户调查→村(社区)公示→民主评议→乡镇(街道)审核→公示→发放低保金→长期公示。
7.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答: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法律咨询、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代理、仲裁代理及其他法律服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可以向本市县(市、区)法援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8.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应注意什么
答:(1)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应当诚实守信,按照规定如实、全面申报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在支付宝、微信等非银行支付机构中的货币价值信息和余额宝、零钱通等增值服务价值信息。对列入无锡市社会救助告知承诺服务事项清单的信息,可以通过告知承诺制暂缓提交。(2)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当家庭情况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乡镇(街道)报告,因虚报、隐瞒、伪造涉嫌骗取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救助物资的,经查证属实按规定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并实施失信约束措施。
![]() |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网站声明|隐私安全|联系我们|网站访问量:
版权所有: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苏ICP备08115729号-2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842 网站标识码:320211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