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2018年滨湖区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12-27 14:57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18-05577 生成日期 2018-12-27 公开日期 2018-12-27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滨湖区科技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科技、教育 主题(二级) 科技 关键词 科学,技术,行政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2018年滨湖区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滨湖区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十三五”规划和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区主导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适应新要求,谋划新方略,开创新局面,为将滨湖打造成全市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源、美丽湖湾区、服务新高地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一、2018年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情况

一是狠抓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起草、编订《关于调整和完善滨湖区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科技创新类实施细则)》《滨湖区生命健康产业政策》等文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狠抓各项科技政策落地,兑现2017年度科技创新配套扶持资金1457.3万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小微企业投融贷服务平台建设, “滨信贷”业务申请入库企业24家,实际取得授信10家,额度5160万元。积极推动众创空间建设,累计建成众创空间6家,其中国家级3家。成功举办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信息安全高峰论坛,8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

二是狠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全区“小升高”培育企业入库企业数达85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67家。1-9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87.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2.39%,R&D占GDP比重达3.18%。2家企业入围省2017年度“最具成长性高科技企业”;19名企业负责人获评省科技企业家;13家企业上榜市“高成长创新型50强企业”,入围数列全市第二。今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全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68家,其中国家级2;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达1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7个,其中省级8家。

三是狠抓政产学研成果转化。积极筹建政产学研大联盟,扎实开展各类活动,组织企业赴重点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洽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15只项目在市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洽谈会上成功签约,签约金额逾1500万元。4只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获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总投资额达2.45亿元。702所的蛟龙号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公安部交研所的高速公路警情监测预警项目荣获二等奖。

四是狠抓创新创业人才引育。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各级人才政策,今年入选省“双创”人才及博士4名、科技副总7名,“太湖人才计划”项目申报9个,“滨湖之光”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立项24个。一批杰出人才及团队获市表彰,其中2人入选十大杰出海外人才,3个团队入选十大杰出创新创业团队。切实做好重点企业引育工作,助推企业做大做强,1-9月份,64家“东方硅谷”“530”企业实现纳税销售16.9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4家、超千万企业14家。

五是狠抓知产强企量质齐升。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稳步推进专利申请,截至10月,完成专利申请702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78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543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05件,国际PCT专利申请17件;完成专利授权358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1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52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15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44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17件。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推荐申报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3家,两家工业园区申报国家专利奖,4只项目获评市知识产权战略示范企业计划和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待加强。通过近两年“小升高”计划培育了一批后备高企,但孵化企业还要两到三年的发展培育周期,并且由于区域规划调整、土地资源不足、环境政策限制等因素,导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部分老高企创新力度不够、成长性不足,导致高企复审评分偏低,存在摘牌风险。

二是优质人才项目有待进一步引进培育。因目前全国各地引才政策力度较大,引才留才竞争激烈,同时,受土地、环境等资源限制,部分优质项目不能落户,导致引进项目质量还不够高,优质的人才项目源匮乏。

三、明年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计划

一是着力推进专项政策落实。抓好省“科技改革30条”、市“创新10条”等政策落地,推进区产业基金科技创新类实施细则、生命健康产业规划等政策落实,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完善两大平台服务功能。持续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发挥科技企业风险补偿贷款的作用,优化科技金融投融资服务体系。

二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企业加强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实施市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和高企培育,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瞄准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产业前瞻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计划。积极推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影视文化等创新型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产出规模。

三是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聚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投资源,推进全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全面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和内容,全力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在滨湖转移转化。发挥好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联盟作用,继续建立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大联盟的其它专业联盟,大力推动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力争全年“院所经济”税收同比增长达超18%。加快推进航空动力产业园基地、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山水城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中船重工深海装备研发产业基地等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药科大学无锡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创新载体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强与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单位的对接合作,推行“一所一策”。

四是着力引育高端科技人才。积极落实省双创、太湖人才计划政策,持续推进滨湖之光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切实加大对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车联网、信息技术、影视文化、金融创投等滨湖相关产业发展紧缺型人才的引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市新兴产业创业领军人才项目10项。深入推进科技人才招商,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金融项目路演等招才纳智活动。结合滨湖区产业发展现状,依托区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优势,鼓励区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中以、中德等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有效运营,推动一批科技人才和项目落户滨湖。

文章来源:滨湖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