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环境保护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18-01-22 10:21 [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执法监管,狠抓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各级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有效促进全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一、2017年工作回顾
1、环境质量指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1个国考断面累计均值达Ⅲ类水体水质,达标;4个省考断面累计2个断面达Ⅲ类水体水质目标,累计达标率为50%;小康断面累积5个断面达标,达标率为83.33%;16条无锡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9条达标,达标率为56.3%;全区150条河道167个断面50个断面达到水质目标,达标率为31.45%;现代化考核断面累计10个断面达标,达标率为71.43%;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累计比例为69.1%。
2、大力实施污染防治。认真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企业VOCs治理,完成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有机废气处理塔循环水喷淋改活性炭吸附工程,做好了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大气质量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编制了《滨湖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完成了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工作以及关闭搬迁化工、涉重企业遗留地块排查工作;继续做好危险废物转移网上报告工作,提高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污染减排,编制了《滨湖区2017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对4家单位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做好了2017年环境统计工作,完成29家工业重点源、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5家集中式和1份环境管理情况表的调查。
3、严格项目环境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事项266件,其中报告书12件,报告表254件,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230件,出具土地出让环保审查意见20件,办结率均为100%。完成我区三个省级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核查工作,编制核查报告上报省环保厅。
4、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了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突出环境问题、安全度夏、辐射安全、秸秆禁烧、“绿刃”行动等各类专项检查,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5343人次,检查企业1727厂次,依法做出78起行政处罚决定,停产整治24家、移送公安1家,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妥善调处各类环境信访1396件;积极推进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安全达标建设,及时有效应对5起突发环境事件,完成32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推进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
5、推进生态文化工程。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街道、村以及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大力开展环保宣传,组织了“绿色生活五走进”、“环保开放日”、环保主题文艺晚会、“为环保我行动”知识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工作有序开展,完成全区200家参评企业的综合评定;全面落实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完成15个重点行业的发放工作,其他行业的也同步开展申领工作,共发放许可证877张;继续开展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11个社区获得补偿。
6、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值守制度,认真做好人员、车辆、物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开展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演练活动;全力做好太湖蓝藻预警,落实监测预警日报、应急快报制度,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加强自动站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系统的动态监控预警功能,提高监测监控能力;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完成了实验室质量管理评审。
7、落实省环保督察工作。认真做好省环保督察协调联络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天都安排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确保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每项工作,特别是交办的信访事项,都能在第一时间交办给相关责任板块和部门,并跟踪好交办信访的处理进展情况。期间,我区共受理交办件151件,其中限期整改25件、立案处罚29件、查封扣押3件、约谈6人、问责5人,目前151件交办件已全部办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治理的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污染还未有效控制,治理的深度、广度还要进一步拓展,监管力度还需加大。二是建设项目违规违法、环境信访等问题的化解还有待加快,有效控制薄弱环节仍需高度重视。三是少数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思路理念与新常态下的环保形势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作风效能建设还需持续深化。
二、2018年工作打算
1、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建立健全我区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掌握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
2、切实抓好污染综合防治。着力提升环境治理的科学化、系统性和精准度,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污染防治战役,确保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继续严格环保项目审批。落实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强化建设项目管理,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4、继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新的《环境保护法》和国家、省市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5、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推进各项生态创建工作,大力宣传我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形势、新举措、新成效,,在社会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6、全力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全面及时地完成各类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验收监测及各类专项监测任务,为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