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区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

2020年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1-21 15:48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20-00197 生成日期 2020-01-21 公开日期 2020-01-2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科技、教育 主题(二级) 教育 关键词 学校,教师,文件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2020年,全区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聚焦“美好教育”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

  2020年,全区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聚焦“美好教育”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以《无锡市滨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5年)》的实施为抓手,以“美好校园创设美好环境,美好校长推进美好治理,美好教师培养美好学生,美好课程支撑美好教育,美好家长助力美好评价,美好社会提供美好保障”为工作重点,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提升办学内涵品质,积极构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从教、家长放心信任、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新生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助力“高品质美丽湖湾区”建设。主要工作如下:

  1.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积极贯彻无锡市《关于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学前教育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落实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年度目标,加大公办幼儿园举办力度,不断提升普惠性办园比例,确保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幼儿比例不低于90%。完善学前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园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民办园、新办园在升类创优、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的帮带扶持。扎实做好优质幼儿园创评复审工作,全面提升省市优质园比例,确保市优质园100%达标、省优质园占比达90%以上。深度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和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深化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多联”机制研究,引导幼儿园更加关注生活、关注游戏、关注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切实防止“小学化”倾向,不断实现幼有善育目标

  2.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坚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首要原则,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扎实做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全面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有效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区域实际,落实改进举措,力争首批创建成功。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实施年度监测工作,扎实推进区域“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加大短板弱项整改攻坚力度,着力破解达标堵点难点,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内涵建设水平,深入实施“新优质学校”二期培育建设工作,抓好初中质量提升项目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强化优质学校、优质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形成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共进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推进高中教育高品质建设。以“高品质”办学为导向,不断健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办学机制。以落实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抓手,着力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优化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组织管理,精准有序做好学生选科学习和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不断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强化内部挖潜和区内统筹,有效提增高中教育资源供给;加快高中创优升级步伐,太湖高中对标省定建设要求,强化争先意识,聚力内涵发展,以“实美”教育特色为切入点,明确新形势下学校发展定位,加快“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人高中全面落实省四星高中创建工作,细化任务举措,实施专项攻坚,加强提标补短,确保升星成功。

  4.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社区教育体系,探索实行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讲师团准入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中心校和居民学校业务指导,加快推进“市教育现代化示范性居民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区域多元资源整合,完成“滨湖大教育资源电子地图”编制工作,助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以“太湖研学”项目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社区教育品牌,强化教育内部资源对社会反哺,服务滨湖经济文化发展。加快推进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健全区教康中心“医教结合、三段一体”模式,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加强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持续扩大融合教育资源覆盖。完善民办教育扶持管理制度,加强“公民办互助共同体”建设,促进不同办学体制学校协同发展、整体提优。深化中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开展基于教学、教研、教材的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对外开放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加大国际课程管理力度。

  5.做好硬件资源建设配置主动适应城乡功能调整、人口结构变动和各类办学标准,动态调优区域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完善代建模式下学校建设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年度社会建设重点工作和惠民实事项目,加快推进滨湖中学、蠡湖新城规划小学新建、马山中心幼儿园原址改建等项目,完成育英胜利小学加固改造、雪浪中心小学二期改扩建和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新建改建年度任务,规范实施暑期校舍维修改造,认真做好商住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指导和接收工作。持续优化学校硬件资源,进一步健全直属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学校食堂厨房设施设备的标准化配备,认真做好薄弱学校、新办学校教育设施设备的更新配置工作,着力做好太湖高中高品质建设、立人高中四星级创建硬件保障工作。

  6.提升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创新行动,探索建立以学校专业骨干为主体的信息化研创团队,统筹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运用“极课”“智学网”等智能教学新平台,深入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试点学校建设,依托“育红小学名师直播课堂”“空中名师课堂”等平台,分学段、学校、学科推动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以“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治理提升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数智治理”,有效整合“滨湖校园后勤一站式管理平台”“滨湖区校园卫士综合管理云平台”等专项应用,不断完善优化“滨湖教育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教育治理从经验走向数据,用数据发现问题,凭数据精准决策,为学校科学管理、集约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7.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生。着力推进“领跑时代”教育品牌创享行动,根据不同区块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探索构建“大学区协作体”,因地制宜打造蠡湖新城“未来教育”、胡埭马山“科创教育”、山水城“生态教育”教育新亮点,逐步形成互补互通、协同共进的品牌建设新格局。不断优化集团办学运作机制,强化集团总校引领下的独立法人校自治,鼓励各集团校主动打造源于母体又超越母体的新特色、新品牌;以首批“卓越教育联盟”试点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创生合作新样态,积极构建“项目联建设、教师联聘、学生联谊、活动联办、教研联动”的五联新机制,促使联盟办学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迈进。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深化与教育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维、新方法。

  8.树立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带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抓实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过程,强化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突出教师法治和纪律教育,持续开展“草根工匠”“美好教师”等优秀典型选树宣传,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氛围。主动对标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格落实《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完善师德多元监督体系,加大教师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引导教师重操守、遵法度、守纪律、讲规矩。

  9.突出教师研训实践实效扎实做好教师全员全程培训,针对统编新教材、新中(高)考、新课程方案开展教师全覆盖、全学段、全学科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教育人才分层分类培育机制,积极构建名校长“三阶段”培养体系,全面启动新一期“卓越计划”培训工作,落实新提任局管干部帮带工作,加强年轻管理人才的跟踪培养和岗位研训;不断完善学科骨干四级培育平台,强化希望之星班、名师工作室绩效考评,确保“研训有实效、育才有成果”。用好滨湖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不断完善涵盖全员培训、学历进修、骨干培养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积极做好省、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的创评建设,培育一批富有区本校本特色的研修项目,带动全区学校教研水平整体提升。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不断优化区域教研工作机制,强化研训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使其带优学科、研出精品。

  10.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规范做好年度教师招录工作,依托“滨湖之光”人才引进计划制定教育引才专项政策;加强财务人员、校医、心理健康教师等专兼职队伍建设,有效探索专业部门派驻、第三方委培、政府购买服务等人员配备新模式,切实满足办学需求。不断深化“区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在部分学校试点改革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进。落实省、市、区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相关新政新规,健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激励约束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全区师资合理配置。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稳步探索“基础+奖励+项目”的绩效考核模式,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师身心健康,稳步提增教师收入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长期从教。

  11.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文明礼仪、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着重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中小学道德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育人功能,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中小学品格提升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载体和课程体系,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深化“积极德育”建设,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实践创新工程”,加强思品教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业务培训,不断完善新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研修机制,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12.强化课改提质抓住新一轮校本提升战略实施契机,深入贯彻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精神,规范实施国家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加大区本校本课程研发力度,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层次多样、选择丰富的三级课程体系,确保校本课程开设数量和学生参与率达标。大力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项目的精品化建设,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做好优质项目申报创评。主动衔接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考、高考改革新方案,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稳步探索选课走班等教学管理新模式。抓实教学“减负增效”工作,不断健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加快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过程性、精准化做好学业质量监测,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

  13.注重素质强基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确保学生参与率达标。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发展校园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发展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新型体育项目。精准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树立“大美育”课程观,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加强书法、篆刻、器乐、戏曲等精品艺术项目打造,以“滨湖青少年交响乐团”为龙头,探索区域青少年特色艺术团队建设新路径。落实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强化劳动实践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托“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各类校外教育资源开发整合,规范做好学生研学旅行管理。

  14.深化依法治教以“省依法治教改革试点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水平。深化行政服务改革,规范实施政务信息公开,加强“一张网”和“互联网+政府服务”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部门合作、区镇(街道)联动的教育综合执法机制。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契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治理新体系,不断健全教育重大决策公示听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依托区域教育智库团队,探索建立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推动教育治理走向制度化、专业化。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建好用好区域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加强与检察院、司法部门的联动共建,定期开展机关学法、法治教育进校园等法治教育活动,修订完善区域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15.强化综合管控以“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创建为抓手,依法落实幼儿园、少年宫督导责任,常态化做好综合督导、随机督导,促进学校改进管理、提升品质。强化廉政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学校审计专业化建设,对学校财务、基建、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扎实推进学校食堂治理改革,加快落实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做好食材集中配送,积极推进学校食堂自办工作,用好省市“阳光食堂”监管平台,健全学校食堂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师生在校用餐质量和服务水平。主动适应教育安全工作新形势,全力推进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学校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综合防控,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和自救自护演练,积极推进学校安保社会化改革,切实提升物防、技防、人防、制度防水平;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和防范处置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确保教育安全稳定。不断健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板块的协作,加大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力度,实现常态长效监管。持续推进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日常监督力度,严肃执纪问责,构建良好育人生态。

  16.优化教育服务全面推进“连心惠民”教育品质服务行动,加强学校“问需问办”清单的跟踪问效,优化机关人员“一线蹲点”工作,贯彻国家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文件精神,着力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加大精文减会力度,统筹规范各类督查考核事项。依法规范做好“两案”办理和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百姓教育难题。认真做好“阳光扶贫”,扎实推进与西部地区的教育对口帮扶,完善“两免一补”工作机制,确保应补尽补。结合区域实际,不断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加强家校合育,积极开发个性化、实用性家庭教育课程,切实提升家庭教育服务水平。抓好区校两级教育宣传的规范化建设,强化各类宣传平台考核管理,做好宣传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宣传工作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以“6个美好”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滨湖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举措、新成就,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凸显教育宣传贴近性和感染力,以高品位、接地气的教育宣传凝聚起理解、关心、支持滨湖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文章来源:滨湖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