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  欢迎您!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市(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会议报告

2018年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19 11:11 [ ]

信息索引号 014028901/2018-00601 生成日期 2018-01-19 公开日期 2018-01-1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滨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报告,政府信息,公开
文件下载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无锡市滨湖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陈锡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研判形势、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业绩。

  一、综合实力在增长增效中再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4.9亿元、增长7.6%,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亿元、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6亿元、增长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4亿元、增长16.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2亿元、增长12.1%;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出口19.9亿美元、增长11.8%;完成到位注册外资3.5亿美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231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35.6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8.1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54.3%;全区村(社区)平均财力达到745万元、增长5%。

  发展质量不断跃升。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工业、服务业百强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8.5%、96%,贝斯特精机、药明生物、江苏中设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中卓智能、速达新材料、迪富电子等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文旅融合深入实施,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灵山禅意小镇、太湖影视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培育计划,太湖人鱼小镇正式奠基,第二届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成功举办。品牌质量有效推进,华瑞制药荣获“市长质量奖”,灵山文旅荣获省“金帆奖”。“降本去存”扎实开展,新增政府投资载体租赁面积16万㎡,全区政府性融资综合成本较上年末压降0.3个百分点。服务发展力度加大,“一政策六基金六平台”产业发展全要素促进体系构建成型,苏民投产业基金落户蠡园开发区,区级偿债准备金、中小企业金融防风险转贷应急资金运行良好。

  后劲能量不断提升。全区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59个,完成投资458亿元,其中社会投资项目127个、投资占比达到94%。太湖智谷城市产业综合体、信捷电气高端产品基地、万达文旅城酒店群、河埒金融商务港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睿龙高端射频材料、九龙湾花彩小镇等一批项目进展良好,药明生物新厂、无锡影都二期影棚、机床股份磨床基地、派克新材料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新兴产业培育成效良好,卓胜微电子、华测电子、睿思凯科技等一批新兴企业迅速成长。

  二、改革开放在创新创优中再添新活力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三级四同”权力清单编制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3550”和“双提前”“代办制”“共享库”等审批制度改革陆续实施,重大项目联审会办取得突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量逐年提升,全年节约资金4.2亿元。社区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实施协商民主示范项目20个、融合项目35个,“一站多居”试点、跨区域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取得突破。开展旅游“1+3”综合执法体系改革,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筹建工作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快步迈进。紧紧围绕产业、载体、地块开展一体化招商,成功举办金秋经贸签约大会、“百日招商季”等活动,全年引进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756家、增长55%,新批外资项目30个,5个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超亿美元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复华度假世界、中国电影名镇、华润智慧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全年获批境外投资项目15个、协议投资额1.9亿美元。区对外友好协会正式成立。我区与青海民和县结成对口协作关系。

  创新创业齐头并进。全区R&D占GDP比重达到3.09%,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2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4.5件,道路交通集成优化与安全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成功落户。“神威·太湖之光”实现全球超算500强榜单四连冠、应用成果再获戈登·贝尔奖,702所、公安部交研所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工业设计园、无锡影都成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优秀园区,清华“源清聚力”、希沃创业咖啡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路通视信等3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力度,启动实施“滨湖之光”人才引育计划,新入选国家人才2名、省“双创”及博士等人才4名。成功举办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等2个高峰论坛。

  三、城乡一体在协同协调中再迈新步伐

  城市功能日趋优化。胡埭镇总体规划完成修编,河埒地区、美湖地区详规动态更新到位,片区改造加快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开工建设,蠡湖大道快速化改造加快实施,建筑路主线基本建成,新(改)建农路3条、农桥5座。完成涉拆建筑签约35万㎡,轨道4号线四院站、平湖路等18个新开征项目有序推进,轨道1号线南延、建筑路拓宽等12个“清点”扫尾项目全面完成。竣工安置房61万㎡,办理初始登记2万余套,全力实施存量安置房转性上市、商品房网签备案,努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

  城市面貌日渐美化。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完成江大新村等18.8万㎡旧住宅区改造、上蒋巷等5万㎡危旧房改造、郑巷等15个“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公园新村等20个自然村改善提升、9条背街小巷整治,太湖学院周边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着力完善生活基础配套,完成马山地区天然气入户3455户,实施餐饮单位“瓶改管”175家,优化公交线路5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33个、小游园2处,改造提升农贸市场3家、公厕13座,苏南农副产品水产城顺利开业。

  城市管理日益强化。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违规搭建、违章偷倒等保持高压态势,拆除各类违建2万㎡,查扣偷倒车辆241辆,清除偷倒垃圾11.5万吨,取缔非法燃气经营点11个,清理“僵尸车”968辆。积极开展城市固废处置,生活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所建设有序推进,日处理20吨的荣巷餐厨(易腐)有机处置站建成投运,新增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16个,胡埭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域全覆盖,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25%,桃花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建成投用。切实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村庄(社区)环境长效管理、安置房和旧住宅小区达标提优等活动扎实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稳步推进。

  四、生态治理在提标提质中再现新成效

  河湖治理初显成效。全面推进16条主要河道及支浜综合整治,“河长制”“断面长制”不断深化,调水引流四级体系、五大片区全面覆盖,创建排水达标区32个、复查524个,完成农村污水点源处理12个,清淤河道118条,整治黑臭水体2条,打造样板河道11条,吴塘门调水引流工程顺利完成,蠡桥、小溪港等4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市级重点考核河道达标率全市第一。实施沿太湖畜禽养殖整治,关停马山养鸡场等畜禽养殖场所17家,无锡市水产批发市场完成整体搬迁。完成治太重点工程21个,打捞蓝藻105.9万吨、水草3.9万吨,连续十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

  污染防治稳步见效。全面整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环境治理“263”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减煤”和污水管网新建任务超额完成,20家化工企业、120个燃煤工业窑炉关停到位,华润微电子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改造完毕,4家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及利用处置实现全过程监管,工业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率达到100%,重点风险企业入库率达到100%、“八查八改”覆盖率达到50%,化肥农药施用总量持续下降,土壤污染环境风险基本管控,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管控持续加强。

  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有序开展,行政区内乡镇(街道)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全覆盖,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镇村2个,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社区)3个。长广溪二期A、B段等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全区新增造林面积1459亩、城镇公共绿地94.1万㎡,林木覆盖率达到37.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5%。

  五、各项事业在共建共享中再获新进展

  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江大附中、胡埭中学、峰影小学等建成投用,渔港中学、石塘小学等启动建设,育英融创小学、水秀实验幼儿园等完成改建,中考总均分位列全市公办类第一,高考本科进线率大幅提高,特殊教育水平优化提升,顺利通过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区创建验收。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养融合等试点,全面落实药品供应保障措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拓展扩面,胡埭镇卫生院、太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完成建设和改造,市九院创成全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血吸虫病消除、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计生幸福家庭建设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精心组织“法治滨湖、文化滨湖、幸福滨湖”、百姓大舞台、阿福进社区系列活动,区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评估验收,成功举办无锡国际铁人三项嘉年华、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为爱行走”大型徒步公益活动等品牌赛事。

  民生保障全力投入。“大救助”综合体系加速构建,临时救助、深度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提标扩面,落实公益性岗位和社保“两项补贴”8500余万元,发放各类救抚、优抚资金1.2亿元,募集慈善资金近2000万元。就业创业稳步发展,“1+N”招聘服务、“智汇滨湖”等活动有序开展,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824人、扶持自主创业1417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8%,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净增缴费完成率、断保人员压降率均列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新增养老床位535张,千名老人养老总床位、医保定点床位数均列全市第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创办全省首家区级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基地,8个“残疾人之家”建成开放,持证残疾人商业保险和残疾人精准就业康复实现全覆盖;政府为32万户户籍家庭购买城乡居民住房财产保险,为2.1万名特定老年对象购买“安康关爱”保险,为8968户特定老年家庭购买居家援助实体服务,为2000余名有特定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幸福餐桌”。2017年15项惠民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社会治理全局平稳。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顺利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任务,积极开展“法润滨湖·送法进万家”等普法活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0件。深入实施“平安滨湖”建设,完成老小区技防改造60万㎡,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12件,确保了重大会议活动期间社会稳定。持续深化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坚持化解处置法制化,积极探索第三方化解机制,化解信访积案25件,信访积案“三无”村(社区)创建达标率超过70%。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专委会机制,切实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打非治违等工作力度,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省电子商务质量安全示范区、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机制示范区,全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六、自身建设在从严从实中再有新提升

  职责履行更加规范。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各项监督,认真办理落实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62件、政协委员提案114件,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积极开展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编制行政权责、公共服务、政务公开三类清单,形成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完成政府信息发布平台集约化建设,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898件,依申请公开29件、答复率100%。严格执行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切实增强政府依法行政和防范风险能力,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和行政首长应诉率均为100%。

  作风转变更加扎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连心富民、联企强区”大走访和“三解三促”“正风提效”等专项活动,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8万件,政府作风不断改进,行政效能持续提高。全年受理审批、服务类事项超过100万件,受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区长信箱等平台公众诉求1.7万余件,受理“作风面对面”等反映问题53件,办结率均为100%。

  廉洁意识更加强烈。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及区委“二十二条具体措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整肃思想、严明纪律。扎实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政府投资、民生保障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监督,全力筑牢重点领域风险控制防线。坚持厉行节约、量力而行,严肃财经纪律,严控行政成本,全年“三公”经费支出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全区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人防、双拥、应急、科普、物价、防汛防台、农业普查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尽职履责、参政议政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滨湖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城融合的精准培育有待加强,中高端产业集群和新动能供给体系仍需进一步构建;二是湖湾特色的挖掘雕琢有待提升,新一轮城市定位和精细化城市建管仍需进一步匹配;三是共治共享的现实举措有待夯实,现代化治理方式和高水平民生保障仍需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抖擞精神、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破浪前行,以更高追求、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十三五”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抓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投身改革发展实践,着力推动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向精致经营提升、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向精明增长提升、社会发展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提升,努力实现滨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跨越。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质量效益,更大力度推进产城融合、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创新、更高水准推进规划建设、更严标准推进环境提质、更宽领域推进民生保障、更实举措推进社会治理,奋力推动高品质美丽湖湾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2018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新兴产业业务总收入增长12%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其中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到位注册外资2.5亿美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神发展,让经济实力一年更比一年强

  推动实体支柱更强。着力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以“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为引领,加快推动技术提升、效益攀升、总量跃升,力争新增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着力发挥新兴产业先发优势,进一步做强企业、做大贡献、做亮特色,加快打造物联网、生物医药、智能交通、“两机”专项、超级计算等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新增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3家。着力发挥服务业传统优势,加速引育高端业态,持续做大商圈能级,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品质化迈进,力争新增年营销超亿元企业15家。着力发挥旅游业比较优势,积极推进“旅游+”空间资源、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等深度融合,确保创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动项目支撑更强。进一步优化挂钩领办、联审会办、现场督办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复华度假世界、雪浪花巷等新签约项目启动建设,保障万达文旅城、药明康德生命科技园、河埒金融商务港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确保太湖智谷一期、宏盛换热器、金安押运一期等项目竣工投运,力争新开工超亿元项目55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9个。切实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力度,力争新引进投资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超亿元功能性服务业项目15个以上、超2000万元新兴产业项目30个以上。

  推动要素支持更强。着力健全完善产业要素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业用地绩效考核及弹性出让等机制,将好的资源、好的政策、好的服务向优良企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倾斜。着力放大招商基金、信保基金、成长基金等六个产业基金“撬动”效应,发挥企业服务窗、科技大超市、上市直通车等六个服务平台“桥梁”功能,为广大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服务。着力推动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确保企业降本增效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构建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聚力创新,让发展势头一年更比一年足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推动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3550”和“不见面审批”,加快实施“网上办”和“一窗办”。扎实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商事制度、农村产权交易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稳步实施“一站多居”。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鼓励骨干企业“走出去”,力争实现境外协议投资额1.7亿美元。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市场有所需、院校有所长、企业有所用、政府有所为”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较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有较大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比重有较大提升,R&D占GDP比重(国家新口径)达到3.04%,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0家。深入实施“滨湖之光”人才计划,加快集聚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进一步发挥各类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效用,加快优质项目培育孵化,实现由大众“搞创业”向大力“做产业”跃升。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加大上市企业遴选培育力度,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探索建立再融资项目投资奖励、土地预留和并购重组等引导性配套措施,助推企业放大上市效应、做大产出效益。大力推进创投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打造路演中心、线下投融资等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孵化与社会资本深度对接。探索国有资产证券化、政府股权投资、PPP项目等投融资模式创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稳妥推进土地出让、载体售让和股权转让,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有效压降政府性债务规模。

  三、聚优建管,让城市品质一年更比一年高

  更加注重精心规划。坚持形态、业态与生态并重,紧密对接城市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发展、特色片区、公共配套等规划布局,引领区域更加协同协调发展。积极对接锡宜一体化战略,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紧扣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和美丽湖湾特色完善标准、严格把控,推进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和功能策划,努力构建地理特征、人文特质和现代特色相融合的城市风貌。

  更加注重精致建设。加快实施马山环山东路、南湖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太湖学院周边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抓好港晶地块等10个项目“清点”扫尾,加快新八路二期地块、地铁4号线具区路车辆段等项目征收,确保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扎实做好存量安置房转性上市及商品住宅网签备案,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配合华润微电子制订整体搬迁计划并有序实施,适时推进原财政局、无线电厂等地块开发建设,加快重点片区功能与形象有机更新。以整治村庄环境、布局绿色景观和完善公共设施为重点,努力打造村新、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

  更加注重精细管理。全力做好城市固废处置,确保建成建筑装修垃圾消纳场所2处、资源化利用场所1处,日处理量达30吨的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40%。持续加大违法建设、违章偷倒等整治力度,完成市容热点难点整治18个、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9个,改造背街小巷9条、道路街景8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个。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环境以及违章停车、非法运营、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常态整治,着力营造更通畅、更快捷、更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切实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力度,提升安置房和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四、聚心治理,让生态环境一年更比一年美

  加力实施环境治理。认真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突出抓好化工企业“四个一批”、燃煤工业窑炉整治,确保关停化工企业11家、工业窑炉8个。持续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责任,扎实推进控源截污、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启动沿太湖3公里内水产养殖整治,全力消除河道黑臭,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健全湖泛巡查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太湖饮用水源地、调水通道和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监测预警,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加大固废、危废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土壤环境综合监管,抓好重点区域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严格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有关要求,扎实开展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清理低效产能,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落实节约集约发展要求,推进土地供给侧改革,有效盘活存量用地,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着力补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足”短板,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加快推进低碳社会建设,落实企业节能降耗、新能源应用示范、绿色建筑节能等重点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快实现常态长效。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和“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积极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有序实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和信息库数据。切实强化环境执法刚性,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持续稳定改善。

  五、聚焦富民,让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坚持聚焦民生,全力办好20项惠民实事工程:(1)完成23.5万㎡旧住宅区整治改造。(2)完成20个自然村综合改造提升。(3)完成300家餐饮单位“瓶改管”建设。(4)完成5500户天然气入户工程。(5)完成梁溪河清淤工程。(6)完成乌泾桥浜等3条黑臭河道综合整治;保持庙东浜等8条黑臭河道水质持续向好。(7)援助重点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00人。(8)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2000人。(9)“阳光扶贫”建档立卡户社会救助覆盖率达到100%;完成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脱贫转化,巩固5个已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社区)脱贫成效。(10)对重症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应扶尽扶。(11)为困难孤寡对象安装居家安全守护设施150户、为特殊和困难老年家庭提供居家援助服务9900户、为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3000人。(12)启动滨湖中学建设;完成峰影幼儿园峰影园区、华庄中心小学校舍加固改造。(13)实施全区中小学学生健康饮水工程,覆盖率达到100%。(14)实施修枝透光工程,对80%以上居住小区内影响采光和安全的树木适时进行修剪。(15)完成13所公厕新(改)建,其中2所进行旅游化改造。(16)启动渔港路建设;完成大通路等6条断头路建设。(17)完成胡埭西桥改造。(18)新增或更换室外公共体育设施50套。(19)打造100支区级星级文体特色团队。(20)启动南泉农贸市场建设,完成渔港农贸市场建设和荣巷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做好社会公共服务。坚持质量和品牌“两手抓”,加快推进华庄中学、渔港中学、石塘小学、育英胜利小学等建设,优化拓展集团化办学运作机制,探索建立“卓越教育研究联盟”,持续提升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水平,不断拓宽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渠道。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管理,有序推进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健康滨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编制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推动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争创“十三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着力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优化“吴韵书香”全民阅读联盟10个,办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蠡湖水域水上运动系列赛事等品牌活动。

  建好民生保障体系。坚持“平均数”和“中位数”兼顾,充分发挥“阳光扶贫”等平台作用,不断完善精准化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让滨湖百姓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全面落实全民参保、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政策,稳步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加快创业孵化基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标准化建设,积极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努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实施居家养老“一中心多站点”建设,加快太湖国际社区养老院建设,实施“安康关爱”等四项工程,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超70%。积极推进“残疾人之家”等服务机构建设,着力提高残疾人精准康复、精准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展社区协商民主、社会组织孵化等新途径,深化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居家和社区养老创新示范区创建。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争创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

  抓好社会综合治理。推进省级社会治理网格化试点,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加大薄弱地区、薄弱环节稳控力度,及时疏导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包片”责任制、追究制,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暨“三无”村(社区)创建,切实加快积案化解、停诉息访等工作进度。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整改,大力开展生产、市场、消防、建筑、交通、山林、食品、药品、网络、金融等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六、聚合效能,让政府形象一年更比一年优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履职、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合规、民主科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本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切实加强审计、督查等工作,完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全力打造服务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刀刃向内”推行简政放权,全面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更好地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服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巩固“连心富民、联企强区”大走访和“三解三促”“正风提效”等活动成果。严格落实目标管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重点强化督查督办,切实提高执行效率,不断健全考核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努力营造勤勉尽责、务实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

  全力打造阳光政府。全面规范和加强政务公开,坚持“应公开、尽公开”,着力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务公开监督考核“两平台”,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切实维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通过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验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以上率下、防微杜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各项规定,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确保政府财力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新时代大有可为,新征程事在人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团结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好好造福人民,共同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砥砺前行,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滨湖篇章而不懈奋斗!

文章来源:滨湖区人民政府